• 41阅读
  • 0回复

科技:石油工业发展动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3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科技:石油工业发展动力
王国清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与石油科技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近代石油工业技术开始于19世纪中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没有出现先进的技术,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不大。但从本世纪20年代起,由于科技的进步,世界石油工业飞速发展。
20年代—30年代,由于重力、地震折射波和地震反射波等早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出现和使用,同时微古生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等均被引入石油地质研究,加上背斜理论的指导,使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即世界原油发现率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25年—1930年,世界年均发现原油约27亿吨;第二个高峰在1935年—1940年,年均发现原油41亿吨。这期间,许多国家获得重大发现,例如,重大发现使美国石油工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中东地区发现了布尔甘(可采储量99.1亿吨)和基尔库克(22.4亿吨)等9个原油可采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型油田;委内瑞拉发现6个可采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型油田。
40年代—50年代,上述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使用,使1945年—1960年世界年均原油发现率为33亿吨—55亿吨。在这个时期,油田注水技术在世界各地得以推广使用,使油田的采收率在一次采油的基础上平均提高15%—20%。
60年代—70年代,石油新技术不断出现,老技术逐渐改进,新成果越来越多。在石油地质理论方面,60年代诞生的板块构造理论被誉为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人类获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如加拿大沿岸含油气区、南美沿岸含油气区、中非裂谷系含油气区、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含油气区等等都是在板块构造理论指导下发现的。
在地震勘探技术方面,60年代出现的叠加技术和数字记录仪是石油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数字计算机也进入了石油行业,数字数据处理中心替代了原来的模拟回放中心,通过数字处理使地震剖面更加清晰。在油田开发方面,大型水力压裂技术的出现使原来认为没有经济效益的低渗透油气田获得了经济效益,使一大批低渗透油气田得以开发。蒸气吞吐开采方法的成功应用使一批靠常规方法没有经济效益的稠油油田获得了经济效益,使稠油的采收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20%左右。
引人注目的是,60年代起步的海洋石油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从60年代开始,相继发现几个大的海上油气区,如北海、美国墨西哥湾和中东海上油气区。
迄今,全世界已经发现1600多个海上油气田,其中有10个储量超过10亿吨的特大型油气田。探明海洋石油可采储量达20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80年代末,海上石油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
80年代以来,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80年代中期油价下跌以来,世界石油工业受到严峻的挑战。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除了继续开拓新的勘探领域外,老油区的评价受到了更大的重视,并在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相应的石油技术也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如三维地震、盆地模拟、油藏描述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等。进入90年代后,水平井在石油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但明显地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同时使一些用直井难以开采的油田得到了成功的开发。另外,多学科综合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使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推动了昔日的石油勘探与开采,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石油储存、环保安全、经营管理等方面,而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战略财富。科技将推动石油工业以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附图片)
图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在英国北海作业的勘探平台。共心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