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浙江:山区脱贫靠开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9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浙江:山区脱贫靠开发
编辑点评:
各地的发展差距,既有东西之分,又有南北之别,这是人们经常注意到的。其实,在经济发达地区内部,也还有发达与落后的差别,有时,这种差别还很大,只是往往为整体优势所掩盖,不大引起局外人的注意。可对于这个地区的领导者来说,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
从全国看,浙江省是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客观条件,又决定了全省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城市和山区的不平衡。省委、省政府对此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经济工作中扶优扶强的同时,也把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且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加以坚持和推广。这种发展思路上的“两点论”,来自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可以说是抓经济工作日趋成熟的表现。
本报杭州10月18日电记者赵相如报道:“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省,山区县的面积和人口都占大头。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当作开发山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开发开放式扶贫思路,通过对口扶贫、科技扶贫、劳务输出、下山脱贫、异地开发、兴办扶贫开发区等多种途径,加快了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奔小康步伐,取得显著的成绩。全省48个山区县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5%。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34%,农民人均收入从1986年的200元达到1996年的2400元,有7个县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9个县成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8个贫困县有4个摘掉了贫困帽子。
日前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在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中探索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九五”山区发展和扶贫攻坚过程中继续坚持和推广。
——转变观念,扬长避短,走符合山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路子。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是短处;但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综合开发可以做到投入不多、市场风险较低,千家万户直接受益,并且可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经过努力,全省已形成食用菌、笋竹两用林、干水果、茶叶、药材、高山蔬菜、养殖业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庆元县利用山林优势,发展香菇生产,围绕生产建市场、搞流通,促进了为香菇生产服务的加工机械业、彩印包装业、吹塑泡沫业、香菇深度加工业的蓬勃兴起。去年全县香菇市场年成交额突破10亿元,税利1200万元,仅香菇一项就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50元。
——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有效的开发形式和经营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开发山区的积极性,促进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发展规模经营;将股份制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小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开发,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丽水地区是全国连片的贫困山区之一,他们大力推行股份合作造林近90万亩,各部门参与开发投资达1400多万元,建成或在建股份合作办水电站35座,仅青田县股份合作办电投资就达8800多万元。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档次和深加工、精加工的水平。浙江省充分发挥地处沿海、名优特品种资源丰富和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优势,大力开发传统名特产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实施农科教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名茶、名果、名优蔬菜等产量大幅度增加。常山胡柚是名特产品,该县目前已拥有优质胡柚基地2.5万亩,联结2000多户大户,有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4家胡柚饮品加工企业,单是销售胡柚饮品一项就为柚农增收2000万元。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群队伍素质,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力量来改变山区面貌的意识。浙江省委、省政府抓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山区工作的关键,切实加强乡村两级班子的建设,花大力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还对山区干部实行严格的考核,对脱贫成绩突出的干部上浮工资,作为提拔的主要依据,给干部增加压力,激发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山区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中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