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如果不是邓小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如果不是邓小平……
李德民
对于伟人的崇敬,往往在伟人身后表现得更为热烈和深沉。邓小平同志生前,亿万人民追随其伟大实践;邓小平同志去世之后,亿万人民景仰其不朽灵魂,决心把他亲手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些天来,想起他的功绩,想起他做的一件又一件好事,人民群众激起无限的怀念之情。在《人民日报》的大量报道中,有两位农民的悼念格外引人瞩目: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阎三山说:“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西柏坡这个过去贫困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村每人每天只有两毛多钱的收入,去年人均收入到了一千二百多元,村里建起了养鱼场、加工厂、运输队,全村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的粮食吃不完。”
“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有个曾经为三个“和尚儿子”发愁的农民严金昌,如今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住上新房。他说:“如果不是邓小平的政策好,怎么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上面两位农民的话,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那就是:如果不是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人们有不尽的哀思,不尽的感激。有多少因为农村改革而脱贫致富的农民,有多少因为城市改革而焕发生机和活力的企业职工,有多少摘掉“臭老九”帽子报国有门的知识分子,有多少平反了冤假错案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在抚今追昔,深深缅怀。这正如《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所说:“他的光辉一生充分表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情地爱戴他。”
人们悼念邓小平,是因为革命战争年代他有赫赫战功,十年浩劫中他有铮铮铁骨,更因为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拨乱反正,改天换地,作出了永载史册的新贡献。“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这是中国人民一个很朴素很崇高的评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深深受益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包括台港澳知名人士、西方国家元首,在悼念邓小平时,往往都有这样的话:“如果不是邓小平……”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假设,是通过这种“设问”对于一个伟人、一个时代、一个事业所进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
是的,在邓小平去世之后,我们冷静想一想,如果不是邓小平,今日中国、今日中国人民将是什么样子?历史当然是人民创造的,中国也总是要变化的、发展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这样杰出领袖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凡的,也是公认的。邓小平生前对毛泽东主席有个高度评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今天,我们悼念邓小平,也同样满怀深情地思考:没有邓小平,至少我们还要在混乱、愚昧和贫穷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对于这个道理,如果说在他生前,人们已有认识,那么,在他身后,感情和理性,则使人们的认识更为清晰,更为深刻。这就是伟人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