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劝业场街上铸辉煌——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行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劝业场街上铸辉煌
——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行安
本报记者陈杰
说起天津,远近都知道坐落在和平区的老字号“劝业场”。今年已“知天命”的王行安生在劝业场街的胡同里,从一名协勤做起,直到1990年当上街办事处主任。王行安与曲里拐弯胡同里的家家户户有说不尽的情缘。
劝业场街老龄人口占居民的17%,作为城市中心区的街办事处主任,王行安最牵肠挂肚的是街里的老人。
这是一段王行安上任不久的事:华利里的夏步云生病住院,王行安心里装着夏大爷,惦念着夏大爷,忙完一天的工作,就去医院照看他,打盆温水焐把毛巾,边给老人擦身子,边与老人聊家常,然后,把老人刚刚尿湿的裤子洗净晾干。同房的病友天天见到王行安,夸赞他孝顺,还挺羡慕地对夏大爷说:“老哥哥,你养了个好儿子!”老人嘿嘿一笑:“弄错了,我哪来的儿子,这是我们街办事处的王主任。”满屋的人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王行安,感叹道:“住在劝业场街,真有福分啊。”
听了这话,王行安心里沉甸甸的,这些大爷大伯们太孤独了,平时连陪说话的人也难找,他们多么需要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啊!
于是,王行安的头脑里逐渐形成办老年公寓的设想,提出来后,得到街党委的支持。去年,劝业场街投资百万元购买了一处200多平方米,有煤气、暖气的单元房,建成了“长寿公寓”。如今全街17名70岁以上的老人住在这里,颐养天年。89岁的烈属刘淑勤大娘身体有病,是被人抬进“长寿公寓”的,公寓护理员对她精心照看,几个月过去,刘大娘下地走路,气色红润,饭量增加,还能背几首唐诗。
1990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连壁里居民小区一位负责人急急火火地跑到街办事处来,对王行安说,整条胡同的下水道全堵了,污水汩汩外溢,居民出出进进得踩着砖头、穿着雨鞋。王行安听后,带着街干部和闻讯赶来的房管站职工一起奔向连壁里。原来胡同里有个化粪井年久塌陷了,污泥粪便砖头淤死了管道,在场的人们没法用竹片捅,只能用铁锨清,清到管口处,竹片还捅不动。王行安见状二话没说,带头俯下身,用手往外掏,污秽恶臭全然不顾。经过大家动手,整整掏出15车脏物。化粪井通了,有的住户的院里、屋内的下水管还是不通,王行安又带人挨家挨户去捅去掏,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
一身污泥一脸汗水的王行安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隐隐作痛,他想:老百姓太不容易了,上一天班回到家连个好点的生活环境都没有,这是我们当公仆的没尽到职责啊!第二天上班,王行安与房管部门联系,当即决定由街办事处和房管站共同出资,改造连壁里下水管道。通过这件事,王行安举一反三,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房管、排水等部门,用3年时间,把全街陈旧的下水道改造了一遍,今天住在劝业场街的居民再不为下水道堵塞犯愁了。
以往住在劝业场街一带老楼房的居民打开自来水管,水流细如香油,王行安带领街干部多方筹资,改造了63处自来水低压片,告别了居民“吃水难”的历史,他们还想方设法解决了24片居民区电线老化电压低的问题,这些年,由王行安牵头办的这一类既是居民吃喝拉撒的琐事,又是他们生活中的难事达300多件。王行安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时时刻刻都得记挂在心里。你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
有一次,王行安在家中吃饭,儿子王岩开玩笑地“考”爸爸:“爸,这些年您帮别人办了那么多好事,为咱家办过一件事吗?”王行安被问倒了,真的,他在这个位置上从没给家里办过什么事。孩子的考题虽然未答上,王行安有些愧疚,但胸中更有宽慰:一同插队的妻子琴瑟相协,长大的儿子懂事明理,为了老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我们苦累奉献都值得。
今年王行安第二次披上了和平区“十佳公仆”的红色绶带,这是50万人民对他以为民造福当己任、时时刻刻着眼群众的最高奖赏。(附图片)
图为王行安同志(左三)深入居民区征求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