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他在老百姓这杆秤上——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敬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他在老百姓这杆秤上
——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敬瑞
本报记者阎晓明
在山西阳泉市郊区采访了3天,跑了3个乡镇、4个村,看了令人赞叹不已的职业教育中心、医院、欧式广场、乡镇企业、农民住宅小区、30米宽的荫营公路,接触了从农民到乡镇长、书记、区办公室工作人员近20个人……摊开厚厚一大本笔记寻找王敬瑞时,不知为什么,有关这位43岁的区长的信息,渐渐凝结成一个个闪光的否定词:他的搭档区委书记段永章说:“他这人不重功名”。燕龛乡书记宋存晓说:王区长不怕惹人!市体改委主任刘喜银说:敬瑞这人遇上什么困难也不屈服!区委办公室副主任郭玉珠说:王区长最让我敬佩的是遇事不甘落后,处世不甘平庸。北垴村70多岁的靳计玲老太太流着泪说:老王可不像官,最不能见穷人受苦。王敬瑞自己说:当官不是享受,是为人民受苦。他的妻子说:王敬瑞不知道什么叫家……
不屈!不贪!不重功名!不甘平庸,不甘落后,不怕惹人……“不”,正折射出王敬瑞为了老百姓自加压力、自找麻烦、自甘吃苦的闪光品质。
在阳泉郊区,不少人依然记得15年前,王敬瑞不进城市回农村的那桩事。1981年,28岁的王敬瑞结束了在西藏那曲两年的工作,回到了山西阳泉,组织上让他在市区选一个工作,这个村支书记的儿子选择了郊区农村。15年之后,说起当时的原因,王敬瑞说:“我土生土长在郊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能过得舒服,但过不充实。”这一干就在乡镇干了15年。全区13个乡镇他工作过5个,最穷的旧街乡,中等的白泉,最富的荫营镇……处处都留下了老百姓给他的喝彩。
1995年7月,王敬瑞担任了区长。当时,全区的乡镇企业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相当数量的企业,仍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水平上。全区经济要保持发展势头,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乡镇企业必须上一个层次。他总结自己多年乡镇工作的经验,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提出依靠科技实施“产品低档变高档,高档变名优”,产业“小厂变大厂,大厂变小区”的“双变发展战略”,让科技坐上经济工作的第一把交椅,主宰企业的发展,使全区的经济实现一次飞跃。为此,全区300万元以上产值的386家企业,实施科技“五个一工程”,即新上一项技改项目,开发一种新产品,造就一支科技专业队伍,组建一个科技攻关机构,设立一笔科技开发基金。
应用科技首先是培养人才。王敬瑞上任后的第一笔钱就花的让人们吃了一惊。根据他在荫营镇的经验,王敬瑞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中、初3个档次的人才,制定战略的高级人才当地出不了,而具体操作的中、初级人才,外面靠不上,为此,采取了发展科技的三条措施,即,高级人才靠引进,中级人才靠培养,初级人才靠培训。当时,郊区有所职业学校,但设备和教学水平都一般,迫切需要改造。王敬瑞上任的当天上午就来到职校,商量改造的事。校长告诉他,如果一般改造,有150万就行了,如果按国家职校的标准,就需要投资1000万。王敬瑞说:“乡镇企业最缺的就是人才,要建就建个高标准的,这样的投资不会吃亏。”就这样,他当区长的第一笔款项就投到教育上。一年后,一座高标准的职工教育中心建成了,第一批培训的1000名农民职工已经开始学习。
引进高级人才的工作也早已形成气候,目前,有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在区内服务,两年中用于外聘人才的费用和科技奖金就达5000多万元。每年还有200名职工到外地的大专院校和大中企业培养深造。
王敬瑞有一段在郊区干部中人人皆知的名言:当干部就得感到,车不好坐,饭不好吃,觉不好睡,官不好当。他批评干部时讲,检查他自己时讲,在三级干部大会上也讲。他说,如果当官体会不到这四点,就趁早不要当这个官,不要耽误老百姓的事情。
1997年9月28日,在太行山上一个叫北垴的贫困小山村的一家院门口,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倚在门框上,有点迟钝地看着我们。他的爷爷、奶奶急切地迎向走在前头的王敬瑞,一声老王,眼泪就掉了下来。小男孩儿叫杨华东,他的一家与王敬瑞之间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1996年春节前,王敬瑞到北垴村慰问贫困户,来到杨华东家时他惊呆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4口人中,3个70岁以上的老人,一个7岁的孩子还是脑瘫,老人有一个是哑巴。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杨华东的父亲车祸身亡,母亲改嫁,重病的孩子只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王敬瑞流下了眼泪,他掏出200块钱留给了华东的奶奶。那年春节王敬瑞怎么也过不踏实,总是想起北垴这一家4口。节后,他亲自布置送杨华东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手术期间,王敬瑞几乎每天打电话询问情况,医院了解到华东治病的情况后,非常感动,派出最好的医生治疗,并且免去1500元费用。杨华东出院后,王敬瑞又安排人从太原请医生来定期检查,100天时又专门派人送到太原医院复查。之后,王敬瑞与有关部门商量破例为他解决了城市户口,乡政府以杨华东的名义在银行存了2000块钱,用于他的上学费用。这件事使杨华东全家和他周围的邻居非常感动,成为北垴一带许多人谈论的话题。
这是王敬瑞最幸福的时刻,1997年“七一”前夕,阳泉市评选“十佳人民公仆”,在推荐候选人时,区委尊重他的意见,没有将他列入推荐名单。然而,当进行投票时,全区1万张选票,有8296张写上了“王敬瑞”三个字。得到这个消息后,王敬瑞流泪了。他说,这是他在郊区工作的答卷,是24万人这杆秤给他称出的分量。
阳泉郊区有句俗话叫做“家有黄金外有秤”,意思是说,是不是真金得让外头的人评论。在老百姓这杆大秤上,一个公务员有多重,称得很准。(附图片)
上图为王敬瑞(左三)在辛兴乡北垴村访贫问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