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巴尔扎克与著作权保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9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尔扎克与著作权保护
于平安
在法国首都巴黎14区,有一处马萨公爵公馆,并不醒目的三层楼房坐落在绿草如茵、树木茂密的庭院内,但庭院门口两个协会——法国文学家协会、法国多媒体作者协会——的会标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前者便是法国保护文字作者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机构,后者则是保护视听作品作者权利的机构。
今年5月,我作为中国版权考察团的一员,赴法国巴黎短期工作,出入于协会,对巴尔扎克与法国著作权保护历史的一段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我第一次走进协会庄严肃穆的大厅时,立即被一尊神态别致的巴尔扎克的雕像吸引住了。而当我出出进进不同的处室时,发现多处墙壁上都悬着我们中国学者熟悉的几位法国著名文学家的照片和素描,其中多见的是巴尔扎克。除一楼大厅中央那尊别致的巴尔扎克雕像外,作品交存处的墙壁上还悬挂着另一幅巴尔扎克的镜像;在会议室正面墙壁上有一幅巨大的挂毯,上面是协会主要创始人的画像: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挂毯中心人物也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我从大学时代起阅读原文作品最多的法国作家,他以写作谋生,经历曲折坎坷。巴尔扎克以洞察入微的锐利目光、入木三分的笔锋,对旧制度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他编著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恩格斯曾称誉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许多著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品。然而为什么在这个保护文学作品权利的协会里到处可见他的形象呢?我向热情的主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主人向我讲述了下面一个个生动又有意义的故事:
1830年4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私人生活场景》两卷出版了。为此,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决定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前进。但是,他深深地为法国文学创作者的处境担忧。虽然,1791年法国颁布的《表演法令》和1793年颁布的《复制法令》确定了著作权的原则,但剽窃、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的行为仍比比皆是,甚至巴尔扎克自己的作品也被他人抄袭。
1833年8月1日,巴尔扎克在致韩斯卡夫人的信中写道:“《欧洲文学》在描写一位皇家卫队的士兵在农家谷仓里讲述拿破仑生活时的片断,是抄袭我在《乡村医生》中的一段重要章节。啊!8天以来,那些投机商在剽窃,未经我同意在印刷,有关这一章节的上千册的文章一销而光,既没有注明我的姓也没有作品的名。他们在打击我而不露声色。他们在窃取我的荣誉和钱财。我这个可怜的人!”
几个月之后,巴尔扎克公开在《巴黎杂志》上发表了一封致19世纪法国作家的信,再次谈到上面的问题。他不仅描述了作家是怎样成为受害者的过程,同时也呼吁他们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他写道:“出路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承认我们的权利,在于对我们力量相互之间的认可。为了崇高的利益,我们要组织起来,像剧作家那样成立一个协会。”(1777年,由法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博马舍倡议建立了保护戏剧作者权利协会。)
在巴尔扎克的倡议下,1837年12月10日,54名作家聚会通过了成立协会的计划。1838年4月16日,法国文学家协会正式宣告成立,自成立起,协会就确定以捍卫作者的权利为宗旨。协会的作用与地位后经法律而确认。
1883年,法国文学家协会为纪念巴尔扎克对法国文学所作出的丰功伟绩,也为感谢他为保护文学创作者的权利和为促成建立文学家协会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决定出资为他雕刻一尊纪念像。第一位雕刻家未能完成任务,于1891年谢世。罗丹被选定继承这一重任。在长达7年的工作中,罗丹多次改变自己的构思,最后决定了一种他认为最能表现巴尔扎克特点的神态:巴尔扎克翘首天空,毛发散乱,身体被宽大的睡袍裹住略向后倾。他想通过这样的形态表现《人间喜剧》的作者因躲债而隐居,在夜深人静时,受到灵感的激发起身即将扑向桌前去提笔写作的瞬间。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罗丹以其擅长的手法通过人体来表现力量,雕刻了近20尊巴尔扎克的像,多次推迟了文学家规定的日期。最终,当罗丹将其作品展示在1898年的沙龙时,等待它的却是批评和攻击。文学家协会拒绝接受并重新委托他人创作。
然而,真正的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伟人的业绩功不可没。在许多法国文学创作者的呼吁下,1950年12月1日,罗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隆重将那尊罗丹雕刻的巴尔扎克的复制像赠送给法国文学家协会。
讲完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主人停顿下来,放到我手中一本关于法国文学家的故事,并对我说,法国是著作权的发源地,有关巴尔扎克和其他文学家为保护作者权利的故事很多,尽管时间流逝,然而,巴尔扎克是永存的,保护著作权的工作是长期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