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海涅“返”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9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海涅“返”故乡
马文韬
1997年7月3日夜晚,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乘一叶扁舟在莱茵河码头靠岸,受到父老乡亲载歌载舞的欢迎。这是大型歌舞说唱剧的一幕,由数百名演员在莱茵河畔市井广场演出,它是杜塞尔多夫为纪念海涅诞辰200周年举办的“海涅年”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活动之一。
“海涅年”于2月16日揭幕,将持续到12月13日诗人的生日。市中心到处是写有海涅格言的标语和彩旗,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大型海涅展览会(5月11日—7月20日)、国际海涅研讨会(5月25日—30日)。展览会分七个部分表现诗人的生平与著作,不仅有身着19世纪装束的演员用海涅的话与观众交流,还从柏林、巴黎、耶路撒冷等著名博物馆借来珍贵文物,再现了海涅那个时代及诗人充满苦痛的人生。以“启蒙与怀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历时一周,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海涅的故乡交流研究新成果。这是第一次探讨诗人的犹太出身对其一生的影响;第一次东西方学者同事般坐在一起就海涅切磋和研讨;第一次提出海涅是德国现代文学第一个伟大作家。
关于“海涅年”,杜市女市长说,这不只是尽故乡城的义务,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几十年研究和介绍海涅的继续。这也是事实。杜市1956年成立了海涅学会,1970年有了海涅研究所,1981年海涅大型纪念碑揭幕。杜市每年出版《海涅年鉴》和《海涅研究文集》,包含详细注释和阐释的16卷海涅文集已于今年完成。杜市举办了两届国际海涅学术会议。然而如此隆重地纪念一位作家确是世所罕见,让人感到故乡人对海涅怀有的歉疚之心。
海涅对故乡一往情深。在《思想·勒格朗记》中他说杜塞尔多夫这个城市很美,在远方想起她会有立刻要返故里的感觉。在《回忆录》中他谈到个中原因时说,他童年时代主宰故乡城的不仅是法国人,而且还有法国精神。犹太家庭出身的海涅对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有特别的感受,为日后同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懈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莱茵地区人的性格,他们对假恶丑的嘲弄和讽刺,他们那生动自然的精神风貌,造就了海涅贴近现实与民众的语言风格。
但法国的影响是短暂的。海涅一踏入社会便尝到了作为犹太人所蒙受的欺凌。为了大学毕业后能谋到职业,他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同时把出生之年说成1798年或1799年,甚至1800年,以至于今天无法确切知道他诞生的年份。然而这一做法非但没有帮助他,反而使犹太人也憎恨他。在他谋求职业接连失败后,1831年他终于决定移居巴黎。
诗人的痛苦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在法国他是德国人,在德国他是犹太人,在浪漫派里他是叛逆者,在革命派里他是怀疑者。海涅的经历和处境造就了他观察社会独特的视角,驱使他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不断地追求、探索和斗争。他那锐利的目光,厉害的嘴巴和卓识的远见使他孤立寂寞,使他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同时也赋予他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使他成为除歌德外最享誉世界的德国诗人。
然而,当1887年奥地利皇后“茜茜”向她崇拜的诗人海涅的故乡赠送一座纪念碑时,500名杜市公民公开上书反对,认为海涅是损害国家、民族利益、伤风败俗的作家,加之当时普遍存在的排犹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立碑一事遭到拒绝。
1965年杜市有了一所大学,同时开始了一场长达23年之久的、是否以海涅命名的争论,持拥护或反对意见的两派的动机都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拥护或反对海涅,但争论表明,对海涅的成见依然存在,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海涅仍需要时间。七八十年代杜市以及国内外海涅研究的深入发展促成了1988年底杜市亨利希—海涅—大学的诞生。
海涅阔别170多年重返故乡,他会发现故乡有条海涅大街,有所海涅中学,在海涅大学里有一尊海涅塑像,有一间海涅讲堂。但让诗人开心的恐怕是位于老城南端的巨型海涅纪念碑。当人们在老城拜访过诗人故居、参观过海涅博物馆来到这里,映入他们眼帘的不是一尊完美的、成为城市装饰一景的塑像,而是让人疑惑的一副四分五裂的面孔。高大的框架里罩着诗人死后面型的一半,另一半散碎在框外。这座长8米宽5米的铜制纪念碑虽然集中表现的是诗人生命最后的时刻,但却在展示诗人痛苦的一生。它会吸引参观者走近它,去体会诗人身上可以捕捉的和无法捕捉的一切。这座纪念碑应该说是故乡对诗人恰当的、永久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