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差距与机会——向中国足球队再进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19
第4版(体育)
专栏:

  差距与机会
——向中国足球队再进言
本报记者汪大昭
中国足球队两次同伊朗队交锋,踢成了没法解释、甚至没法总结的比赛。从金州主场2∶0领先,到德黑兰客战结束前几分钟,被伊朗队在差不多100分钟之内8次攻破球门,写下了中国队近年来最难堪最蹩脚的一页。德黑兰一战,伊朗队射门和角球次数分别是中国队的两倍和四倍,胜负的天平分明倾斜。
中伊之战让中国队实实在在地领教了当今亚洲足坛一流强队的功底。伊朗队的技术风格和战术特点不同于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球队,也不同于以沙特阿拉伯队为典型的西亚各队。伊朗球员充沛的体能和硬朗的作风超过了韩国队,控球和传球的技巧又不逊于沙特队。他们喜欢用3—5—2阵型,不回避与对手在中场见个高低,也不像某些舆论评价的那样攻强守弱。在体能、技术、打法、心理等诸多方面,这支球队具备了现代足球运动中强队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素质。中国队两度兵败,既无可奈何,也无需遗憾,胜负几乎是赛前就能看出个大概的。
这届世界杯外围赛,中伊两队已不会再交手。分析大比分落败的原因,对于已成过去的中伊之战并无意义。但是,向伊朗队学点什么则是可行和有益的。中国队在两场比赛中的攻势始终显得零碎而疲软,主要问题是中场球员在控球和接应后,往往需要停留在原地寻找或等待攻击路线的出现。这种看似只是短促的顿挫,连能力较强的刘军和彭伟国都很难避免,其后果是自己和队友被伊朗人迅速围困逼抢,一次次攻击半途而废。
相反,伊朗球员极少持球在小范围中拨弄,他们通常采用运球疾进,甚至狂奔的办法,大幅度地转移和换位,令中国队队员疲于追捕,顾此失彼。两场比赛中,伊朗队都有袭入无人之境、从容破门的好球。这正是中国队始终追求又一直达不到的境界。仅此一项,就比解决守门员的无端失误难多了。
由于科威特队在主场顽强地反败为胜,2∶1挫败了刚刚易帅的沙特阿拉伯队,中国、沙特、科威特3队同积7分,重新形成在A组中并居第二的局面,而净胜球数以中国队为最少。最终,中国队只能努力增加积分,很难在球数上压倒对手。
一位中国队球员说,像这样的比赛当然要一场一场地打好,但不可能打一场就提高一步。后面三场仍有机会,只是机会越来越少。中国队下一轮主场的对手卡塔尔队是最弱的,范志毅、谢峰、李明三人重新上阵,应能弥补刘军停赛的损失。
说来真怪,中国足球队总是起伏不定,而有些未必强劲的对手却如克星一般,碰上中国队,就比平时踢得好。因此,“场场是关键”的说法已经越来越现实。
(本报德黑兰10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