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原阳看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原阳看米
本报记者陈陆军
不到原阳看米,你很难承认对米的“无知”:原阳的米,形有长短粗细,色分白黑红紫。香喷喷的一碗米饭端上来,晶莹剔透,一如刚剥开的荔枝肉。
河南原阳是“中国第一米”的故乡,它南临黄河,与郑州花园口隔河相望。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么一个富产大米的地方,当地人却爱吃面食,每年要卖掉90%以上的大米,大米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原阳农民每年人均光大米一项的收入就在千元以上。而让人意外的是,这里产米的历史并不长。
  从无到有:博浪沙里“淘”出了米
原阳又名博浪沙,公元前218年,张良曾击秦于此。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仍不难想象出当年黄河滩头沙野荒壤时的苍凉。变动不居的黄河,历史上曾在此数度决堤,由于河泥中的盐碱沉积和地下水位的上升,到解放前夕,这里已变成“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潮碱不打粮”的不毛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修了黄河大堤,首先解除了原阳的水患之忧。站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饱受黄患的原阳人开动了脑筋:堤内是粘糊糊的黄河水;堤外是白茫茫的盐碱地,一高一低,落差在5—6米左右,何不引来黄河水,用其沉淀的泥沙淤住盐碱地,在上面栽种水稻呢?经过反复试验和数十年的淤埋,几十万亩盐碱滩终于被服服帖帖地盖上了一层1米多厚的黄土“棉被”,“白魔”被淤在了地下!与此同时,原阳人于1968年首次引黄种稻成功,原阳的大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如今的原阳,水稻种植面积已近40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年产稻谷在2亿公斤以上。
在原阳采访,我们感叹水利之于农业的重要:同样是一条黄河,先前对原阳是水患,现在却被原阳人运用自如地淤地、浇田、种水稻。现在,原阳县共在黄河大堤上兴建引黄过堤闸6座,与之相连的干支渠网深入田间地头达6000余条,长达8000多公里。原阳人借此随灌随排,灌浑排清,落淤肥田,巧妙地从博浪沙里“淘”出了亮晶晶的米。
  从有到优:物华天宝更需“优生”“优育”
原阳是中原大地乃至黄河流域为数极少的产米区之一。它地形独特,物华天宝,黄河大堤和黄河故道像张开的双臂紧紧地呵护着这么一条长60余公里、宽15公里的黄金米带。县委副书记贾生祥介绍说:这里的土壤钙镁等离子含量丰富,赋予大米以先天的碱性,煮饭时不需加碱就粘性十足;稻产区又是狭长的滨河洼地,昼夜温差大,大米中蛋白质积累多;更重要的是,软筋香甜的原阳大米是由“营养丰富”的黄河水浇灌出来的……
除了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外,原阳大米从有到优的更重要的因素是当地人讲究科学种田。原阳人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优生”“优育”水稻。在品种的选择上,现在的当家品种既有当地人选育的“68—11”,也有引进日本的“黄金晴”。原阳县有自己的品种对照实验田和良种繁育基地,为了突出和保持良种的优良性状,原阳农科所每年都要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所长李兴启说,我们是“种稻不留种,年年用原种”。在水稻栽培上,“旱育稀植”、“盘育抛秧”等技术已很普及。每逢壮秧季节,县里都不失时机地发放“科技明白纸”,指导农民施肥除虫害。金秋时节,记者在原阳采访,所见的水稻确实与众不同:近看穗大秆壮,远看平整划一。
质优的原阳大米近年来屡获国家级甚至国际级金奖。在1992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在全国57家大米参赛的情况下,原阳大米勇夺米品类第一名,被誉为“中国第一米”。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原阳米照样是金牌得主。原阳人自豪地说:只要是米类比赛,我们总是第一。
  从质优到价优:走向市场离不开产业化
提起好米,许多人会首先想到泰国米。不服气的原阳人为此专门提着米找到权威部门进行化验比较,结果多项指标超过泰国米。再到商店一看,人家卖6元多钱一公斤,价格是原阳米的3倍,原阳人傻了眼,但心里因此却有了谱。
过去,原阳人对大米加工的概念,只是停留在“把稻谷的壳和米分开”的水平上,包装销售方面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摆在路边卖掉就完事。如今,“大米产业化”的意识,在大米的精加工、深加工、包装、创品牌等方面,原阳人近几年已大大尝到了甜头。
现在,原阳已有贸工农一体化的精米公司11家,在原阳华兴米业公司,记者看到了离心式真空精米生产线,公司负责人李法介绍说,稻谷要经过初选、去沙石、去草籽、抛光、去碎米等11道工序后,才能生产出免淘精米。现在的原阳大米已有白精米、白香米、黑米、黑香米、红米、巧妇米、彩米等十多个品种,包装上也是大小不一,异彩纷呈。为了促进销售,原阳县还在107国道黄河公路大桥的北端建起了我国北方最大的米市——原阳桥北大米市场。
原阳的米副产品也很多,米酒、米醋、米粉、米丝、大米饼干、方便碗米等应有尽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利用稻壳加工出了工业用的炭棒和装饰材料用的宝丽板;用米衣生产出了米糠油;用稻草“编”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中原草编市场”。
“大米经济”已成为原阳人越嚼越香的话题。(附图片)
压题照片:10月中旬,原阳农村开镰收割水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