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现代科技与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2
第10版(科技)
专栏:名家特递

  前苏联和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没有把社会主义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请看——
现代科技与社会主义
张锡杰
社会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问题,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站在21世纪的门槛前,放眼历史发展和全球经济科技的竞争趋势,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到,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命运与走向。
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力量。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一些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成本应在资本主义阶段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那么,怎样才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呢?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不仅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的推动作用,也深刻地阐明了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保证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几乎在每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此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于人们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素质的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的增强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吸收当时包括自然科学重大发现和最高成就在内的最优秀的思想文化科学成果基础上创立的。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60年代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没有能够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很好地结合,没有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当今世界的总体格局中,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综合国力,当代资本主义都居于领先地位。社会主义只有同科学技术这个“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后来居上,使社会主义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科学技术在同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中才能得到繁荣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正是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力量、获得新的课题和投入,迈向黄金发展时代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惑,需要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至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何种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也需要现代科学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科学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依据的思想体系,是思想解放的先导,是坚持真理、破除迷信的锐利武器。现代科学必将在同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中得到新的发展。(附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与科学家亲切交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