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美纪念《中美联合公报》发表25周年克林顿总统表示将努力推动美中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4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纪念《中美联合公报》发表25周年
克林顿总统表示将努力推动美中关系
本报纽约2月22日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由美中协会、外交关系委员会、外交政策协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四团体发起的纪念《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大会20日下午在纽约广场饭店隆重举行。美国代理国务卿塔尔诺夫、前国务卿基辛格、黑格和万斯及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及美国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集会。克林顿总统和前总统布什向大会发来贺词。
大会发言者首先对邓小平的逝世表示哀悼。基辛格博士在结束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凭吊邓小平的活动之后,赶来主持联合公报发表25周年纪念大会。
他说,上海公报开辟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它是美国两党取得共识的重要对外政策。我们主张继续推动上海公报的原则。如果我们对目前的中美关系采取现实的态度,就会在未来取得更多的成果。
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在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在建立和发展中美关系中表现出远见卓识并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大使说,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重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启动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李大使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克林顿总统委托代理国务卿塔尔诺夫向大会表示祝贺。他肯定了上海公报在开辟中美关系方面的历史作用,赞扬为推动中美关系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克林顿表示,他将在其第二任期内,为推动中美关系作出努力。
塔尔诺夫在发言中说,邓小平是中国对美实行接触和合作政策的倡导者,他的思想对于1979年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他说,当年两国领导人发表上海公报体现了两国的勇气和远见。今天两国关系的发展同样需要远见,特别需要用合作和尊重的精神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和敏感问题。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1日电(记者魏国强、袁炳忠)美中政策基金会21日在这里举行活动,纪念《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
纪念活动由该基金会两主席之一、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弗里曼主持。弗里曼说,上海公报的产生不仅改变了美中关系,而且也改变了世界。
美国前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纪念会上说,上海公报不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促进了两国的经贸往来。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恒安石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公报的基本精神是两国应互不干涉内政,美国政府应该“懂得不要强迫中国改变政策”,美国公众也应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弗里曼、霍尔德里奇等几位发言者曾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过努力。他们一致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应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鼓励海峡两岸进行谈判。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于恩光和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应邀参加了纪念活动,并讲了话。于恩光在讲话中指出,要从根本上扭转中美关系中的消极面,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建立对话合作的长期战略关系。为此,双方需要在涉及两国关系的根本问题上做出认真、扎实的努力。他特别指出,在国际关系中没有什么“领导”,美国应当“接受和学会同别国平等相处”。
李道豫在讲话中指出,中美两国应面对历史挑战,增加对话,扩大合作,把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