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拉美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一九九七年世界经济展望(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4
第7版(国际)
专栏:环球经济

  拉美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
——一九九七年世界经济展望(之三)
本报记者朱满庭
进入90年代,拉美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增长。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可以认为拉美经济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这意味着,在经济改革取得成果、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背景下,拉美经济今后几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但由于对外部依赖性大的这个弱点没有改变,拉美经济受到的制约也较大,增长速度也难以大幅度提高。拉美经委会预测,拉美经济增长今年可望达到4.5%,略高于去年。
1991年到1994年拉美地区经济年均增长3.4%。1995年,全地区经济仅增长0.6%,主要是在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墨西哥和阿根廷两国经济下滑。但如果除去这两个国家,其它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仍保持在4.2%,其中秘鲁和智利经济增长超过了7%。1996年,墨西哥和阿根廷均较快地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局面,经济重新增长,但秘鲁、智利等国也因控制经济过热,放慢了经济增长步伐。这样,全地区的经济增长为3.4%,且各国之间的增长相对比较均衡。拉美国家经过经济调整和改革,抵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增强了。一是墨西哥金融危机涉及面小,没有出现1982年债务危机那种大面积连锁反应;二是受危机冲击的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摆脱了困难局面。墨西哥今年年初又提前向美国偿还了紧急援助贷款,反映出墨西哥经济形势进一步趋于好转。
预期拉美国家近几年内经济仍可持续增长,主要依据是地区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一些有利条件。从内部看,拉美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实行的以减少国家干预、增强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已取得成效,主要的标志是多年严重困扰各国的恶性通胀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全地区的通胀率1993年还高达888%,而1994年降到337%,1995年再降到26%,到1996年11月,通胀率已降为20%,是自7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点。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在内的半数左右的国家已把通胀率控制在10%上下。经济形势的稳定使得国际金融界恢复了对拉美市场的信心,外部资金开始大幅回流。1996年,流入拉美的外部资金为500亿美元,恢复到1994年的水平,而其中直接投资为300亿美元,超过了往年。目前投资者仍看好拉美经济,估计今年外部资金的流入不会小于去年的规模。外部资金的流入尤其是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拉美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外部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比较好,为拉美国家扩大出口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去年,全地区的出口额增加了11%,达到2480亿美元。在不少拉美国家,出口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今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势,拉美出口仍有望进一步扩大。
拉美经济虽有好转,但这几年的增长速度还是太低。加上人口增加的因素,人均产值的增长就更低。1996年的人均产值只增加了1.5%。而且目前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有的国家的失业率反而在上升。拉美经委会提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拉美地区年经济增长应达到6%。
限制拉美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控制通货膨胀仍是各国宏观经济调控优先考虑的问题。现在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虽然被压了下来,但形势还不稳定。政府财政开支大,本国货币定值过高等问题在一些国家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政府还必须谨慎从事,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拉美经委会认为,拉美国家仍没有跳出快速增长与稳定宏观经济之间的两难选择。不少国家仍将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国内积累太低。据专家测算,每年6%的增长率要求投资率达到28%,其中国内储蓄率至少应达到25—26%。而1990年至1994年拉美只有6个国家的投资率略高于20%。这说明,扣除外资的投入,拉美国家的国内储蓄率都在20%以下。因此,资金的短缺仍是制约拉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拉美对外部资金依赖过重的原因。三是拉美国家至今没有提出明确的产业政策。拉美国家受债务危机的困扰,失去了整整十年的发展时间。近几年的改革则主要围绕体制问题进行,产业政策问题除了改革较早的智利以外,其它国家都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许多拉美国家的出口产品依然是以原料、能源和初级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工业附加值低,价格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大。这就使得拉美国家的出口难以持续大幅提高,经济也难快速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