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减轻农民负担要落到实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4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经验交流

  减轻农民负担要落到实处
编者按:减轻农民负担是个沉甸甸的话题,也是个老话题。何以老话再说,老生常谈?因为它是农村中的大事、要事、急事,绝不仅仅是少收或多收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保护还是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是赢得还是丧失农民拥护的问题,是能否保持农村局势稳定的问题。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的决定》,是对农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村基层。
本版今天编发的这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稿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正在变成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农民负担过重的情况,有的地方虽然农民公开的负担不超过上年纯收入的5%,但隐性负担却相当严重。
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首先,要纠正一部分干部认识上的偏差,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集体利益与农民个人利益的关系。农村基层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农村实际出发,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切不可过高、过快、过急。其次,必须进一步健全落实法规制度,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形成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执法手段,对加重农民负担问题有法可依、依法处理。再次,抓好村级财务管理,使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申报审批制度和农民公开监督制度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总之,减轻农民负担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扎扎实实的工作,惟其如此,农民才能笑逐颜开。
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重要工作。有人认为,经济基础越是薄弱的乡镇,农民负担越是减不下来。然而,刚刚甩掉贫困帽子的江苏省兴化市周奋乡,农民负担只占上年纯收入的3.8%。近两年,全乡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达1700万元,没有向农民摊派过一分钱。
周奋乡过去集体经济薄弱,全乡20个村集体帐上无一积累,其中8个村举债39.72万元,3835户农民拖欠集体资金182.39万元。农民反映负担过重。1993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895元,农民负担从帐面上看虽没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干部队伍膨胀,机关人浮于事等“隐性负担”却仍然很重。1994年,全乡刑事发案率高达4%,居全市之首。各类民事纠纷也很多。
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在深入调查研究中认识到: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在领导,力量在群众。为重点解决“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他们选准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这个突破口。
精兵简政,优化干部队伍。过去,村组干部过多,增加了农民负担和集体的开支,现在全乡20个村被裁减掉112人,仅此一项每年就减少农民隐性负担20多万元。乡里规定,除村党支部书记和妇女主任外,其余干部都要兼任村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的报酬由乡财政和村集体各负担一半,实行工作实绩与报酬挂钩,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
服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乡里的“七站八所”过去服务工作不到位,而向农民收费却硬碰硬,群众反映少数人“不为群众谋利益,只向群众要补贴”。近三年来,周奋乡党委和政府下决心把这项工作管起来。去年乡政府印发1000张通告,向群众公布各项服务收费标准,规定所有单位的服务收费必须采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统一票据,没有票据的,农民可以拒交。一年内所有单位开票收取的服务费用,都要接受乡财政所的审查稽核,一旦发现乱收和多收的现象,严肃处理,坚决清退,维护农民利益。
财务民主,减轻农民负担。多少年来,周奋乡每当交粮交税时节,都是村干部催着农民卖粮,乡干部坐在粮站扣款,农民出力流汗交完公粮,拿回家的是一张扣款清单。从1993年起,周奋乡彻底改变了这种做法。乡里按国家规定,制定了农民负担明细表,经乡人代会通过后公布于众,接受农民监督,坚决把不合法的农民负担减下来,对合法的农民负担,要求干部登门讲政策,做思想工作,由农户自觉缴纳。去年“三夏”期间,周奋乡农民10天就缴齐了200万元的国家税费,在全市第一家完成了任务,并且归还了多年拖欠集体的182万元欠款。
更新观念,为民多办实事。周奋乡的领导认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为民办实事,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谈到“办事”,就要“集资”的观点,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搞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自我积累,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新机制。村里修公路是农民出工、集体出钱。自来水由村里作为集体企业来办,全乡20个村办了6个自来水厂,除给烈属和五保户免费安装外,其他农户自愿交钱后安装通水,不搞任何形式的强迫措施。1995年年底办有线电视,乡里建立有线电视管理站,公开招聘10名管理人员,每人带资5万元,就用这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把主干线接到村,农户自愿交钱安装。办程控电话,乡政府与邮电部门签订合同,开通后按合同兑现,乡财政共出资20万元,没向农民筹集一分钱。
为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周奋乡22900亩水面全面推行招标承包,集体收入400多万元,比上一轮承包增收300多万元。这些钱作为各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垫底资金。近两年来,全乡修造了17座桥梁,新铺设村庄大道32公里,群众比较满意。
周奋乡的做法给我们新的启示:标本兼治减轻农民负担,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从每一个具体环节抓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
江苏兴化市毛剑云陈德新袁开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