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梦绕魂牵袁大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梦绕魂牵袁大爷
新华社北京分社徐江善
在我人生的旅途上,20年前的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重大转折。而那次转折却与一位老人有着密切关系。时光的流水刷掉了许多记忆,唯有这位老人镶嵌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时间愈久,老人的形象愈加清晰、高大。
与那个时代所有的青年人一样,中学毕业我便来到黑龙江边的北大荒当了一名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当恢复高考的信息传到我所在的偏远连队时,已是1977年的深秋时节。
我匆匆找来一些课本、资料,拉出一决雌雄的架式。可是,现实很快就把我天真的幻想击得粉碎。那时,我们20多位男知青住在一间大屋子里,大家劳累一天,我挑灯夜战,影响别人休息怎么行?
一天,有人告诉我:“到老袁头那儿去吧,他那清静。”
记得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怯生生地推开马号房门,袁大爷正在给马上草料。听了我的请求,过了好久他才说:“不嫌这儿埋汰就搬过来吧。”
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将铺盖卷搬到马号,与袁大爷同住一铺土炕。那时白天干重体力劳动,收工回来,一身臭汗,累得浑身瘫软。袁大爷每天都把屋子烧得暖乎乎的,还为我准备好热水。他知道我熬夜,早早为马灯添满油。
高考考场在团部,离我所在的连队四五十公里。那天,老人起了个大早,为我做了一碗手擀面,他说:“吃面条吉利,事事大顺啊。”
初试的成绩下来了,我在全团数百名考生中考入了前五名。可是在统考中,我被无情地刷了下来。
名落孙山,我整天像霜打一般,情绪消沉。一天傍晚,老人像往日一样,为那盏马灯加满灯油。他坐在土炕边,掏出两块纸包的糖块,扔给我一块,塞到自己嘴里一块。久久的沉默后,他才说:“天黑了,还有亮的时候。你要是个爷们儿,就再试一次嘛!”他的这番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从消沉中振奋起来,勇敢地迎接第二次高考。
记得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正在玉米地里背着柳条筐掰苞米。中午,送饭的同志带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晚上,我把这喜讯告诉袁大爷,尽管他一个大字不识,他还是高兴地拿过录取通知书,深情地抚摸着。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甜。
离开袁大爷20年了,我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小村庄。其间,我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由哈尔滨到大连又到北京,成为一名新华社高级记者,可我从未忘记袁大爷——那位影响了我一生的普普通通的老人。
他不会讲什么人生的大道理,他纯朴得如同北大荒油黑的泥土,可他却成了我人生之旅的一座路标。我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偏远的村庄,回到袁大爷的那间马号,看着他为马灯加油,听着他“嘎嘣嘎嘣”嚼糖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