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欧元与意政府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4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欧元与意政府危机
史克栋
最近,意大利又经历了一次政府危机。意大利政府更迭频仍,战后52年,共换了55届政府。但这次危机与以往有所不同,危机的起因与欧元有关,危机的解决也得益于欧元。这表明,欧元已经成为影响意大利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9月底,普罗迪政府提出了1998年度财政预算草案,计划通过削减社会保障费用等措施,再度压缩25万亿里拉的财政赤字,以如期达到《马约》趋同标准。可是草案一出台,就遭到重建共产党的坚决反对。双方多次谈判,均未达成协议。本来重建共产党是议会中支持普罗迪政府的,可这样一来,政府在议会就失去了多数。反对党也借机要求普罗迪下台,普罗迪被迫向总统提出了辞职。后经斯卡尔法罗总统积极调解,政府与重建共产党重新谈判,最后政府同意在2001年开始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并向南方欠发达地区拨出专款创造就业机会,重建共产党也改变了立场。16日,普罗迪政府再度获得议会多数,危机宣告结束。
去年5月,普罗迪政府上台后,便将力争首批加入欧元置于首位。去年底,意大利里拉重返欧洲货币汇率机制。今年7月,欧盟通过了意大利的“趋同计划”。本届政府经济治理效果也是明显的。今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5%,财政赤字由199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降到去年的4%,今年底计划降到3%,通货膨胀已从1996年的3.9%再降到9月份的1.4%。但是,为了达到趋同标准,势必触犯国民某些利益。代表普通劳动者利益的重建共产党对政府削减社会保障费等措施不能不表态,而拥有35个议席的重建共产党对于保证政府在议会中的多数至关重要。双方一摊牌,政府危机也就难以避免了。不过,重建共产党的矛头并非指向欧元。普罗迪政府之所以能够渡过这场危机,也是因为在野党也认为,“谁主张在意大利加入欧洲单一货币的关键时刻搞全国大选,谁就将成为历史罪人”。
首批欧元成员国将在1998年春正式确定。意大利一直努力与德、法等国同搭头班车。可是,由于在财政赤字、通胀、利率等方面与《马约》的趋同标准相距较大,故仍需作出一些牺牲。而这就难免引起国内社会反弹。在欧盟国家中,这不仅是意大利的问题,在欧元实现过程中,不少欧盟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的考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