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若干对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3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快中西部发展的若干对策
薛军
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决定着中国在21世纪的命运。中西部省区应按照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实现深层次开放
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相关性、互补性决定了必须对外开放,封闭没有出路。深层次的开放对加快中西部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要破除中西部开放条件差的悲观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吸收东部先进经验及好的做法的同时,大胆开拓,主动创新,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等方面拿出新办法。
主动出击,拓展开放空间。区位条件差、缺乏地缘优势是中西部省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具有的普遍性问题。但区位条件、地缘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地缘劣势就会转换为地缘优势。从山西的情况来看,目前就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机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省区经济之间的协作与分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勇于创新,拓展开放领域。主要包括: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及与外资合作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积极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双多边援助以及其他形式的外资投放;扩大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对外开放,利用开放促改革,用开放促开发,采用市场换资金、资源换技术等方法,追求稳定长期合作,推动基础产业整体上的技术更新。
全方位改革,优化开放软环境。主要包括: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在机制上进一步放开,使企业的自主权真正到位;从中西部的实际出发,敢于让出眼前的小利,谋取长远发展的大利;建立高层次、有权威的统一对外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对外洽谈和落实各项政策,健全和完善担保与反担保机制,为外资的进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中西部显得迟钝。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到位,导致生产要素难以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产业结构和调整也受到很大制约,成为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市场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场所,而且是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不仅仅是指有形的市场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市场意识的树立和市场关系、市场机制、市场规则的健全。如果说走向市场是企业的行为,那么培育市场则是政府的职能。
这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流通和交换的经济,交通、通讯又是流通与交换的载体,因而,改善基础设施对于走上市场经济轨道是极为重要的。加速培育要素市场。关键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加快城市合作银行与区域银行的组建工作,另一方面抓住国家关于证券市场“稳步发展,适当加快”的机遇,加快公司股票的发行上市工作,争取更多有能力的企业与项目通过到境内外发行股票、债券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提高资本运营的水平,强化资本的再生能力。大力发展中介组织。长期以来,中介组织不发达成了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在市场发育程度低的中西部地区,特别需要通过中介组织的成长,刺激和推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为经济体制的变革铺轨。
  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不仅是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一大市场的根本要求,而且也是中西部立足优势、发挥优势和再造优势的可行选择。发展特色经济,应作全方位的努力。
立足产业先行优势,通过优势延伸,强化特色。特色经济是一种专业化经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追求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大”,把优势扩大、发挥到极致。立足已有产业的先行优势进行优势延伸,是发展特色经济的第一通道。要从市场需求和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估当地的优势。应该说,中西部的众多能源原材料产品,稍加综合就可发展成为特新材料产品,不少特新材料再作加工就可成为高附加值的元器件制成品和最终消费品。这种产业综合和优势延伸几乎是无止境的,大有文章可做。
立足潜在资源优势,通过优势挖掘,培植特色。特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升级,不少被原有优势掩盖的潜在优势不断突现出来,成为新型特色经济的现实基础。通过不断挖掘潜在的优势,培育新的特色产业,就可以使特色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通过优势再造,生成新特色。利用现有优势,中西部完全可以在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