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美利益——访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专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3版(国际)
专栏:专访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美利益
——访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专访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周德武文汇报驻联合国记者夏晓阳
近日在哈佛大学,记者分别采访了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沃格尔及该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这三位东亚及中国问题专家对中美关系有许多相似的观点。
人们记得,1995年7月,当时的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在美国会作证时说:“如果你把中国当敌人来对待,那末中国就会成为敌人。”此话引起世界的广泛注意。克林顿政府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究竟是要在冷战后再造一个“敌人”,还是在冷战后世界格局重构过程中,寻求大国间的合作和对话?这个问题引起了一场美国对华政策的大辩论。约瑟夫·奈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美中关系在经过1995年的低潮后,现在可以用“雨过天晴”来形容。美政府给李登辉访美签证而引发的美中关系危机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以极大震动,促使他们思考只有改善美中关系,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说,江泽民主席即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双边关系走向好转的象征,为双方清除发展关系的障碍、避免误解提供了机会,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约瑟夫·奈强调,助理国务卿斯坦利·罗斯不久前明确表示要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词的使用使世界看到,中国和美国是在准备建立一种长期、积极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消极和冲突的关系。
目前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的沃格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美中之间在人权、贸易及武器扩散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点,但是双方在稳定亚洲地区形势、朝鲜半岛和平及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共同利益大于不同利益。该中心研究员罗伯特·罗斯认为,中美是两个大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出现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冲突及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沃格尔说,用“战略伙伴”这个概念来表述美中关系,就是要强调双方在各自保留不同意见的同时,找到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并以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罗伯特·罗斯还认为,美中战略关系的建立,还有助于增加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度。
沃格尔强调,在如何发展美中关系的问题上,虽然美国社会还有杂音,但是美国的主流,如白宫、国务院、国防部都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美国的大企业集团,以及美国学术界的中国通们也是如此。罗斯认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中国政治献金案”调查已经表明,中国政府与此事无关,这对两国关系是十分有益的,也有利于克林顿政府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作出一些至关重要的决定。约瑟夫·奈强调,像伯恩斯坦和芒罗等人宣扬“与中国的未来冲突”,是建立在对事实缺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错误的导向。他说,“伯恩斯坦宣扬中国要不了20年将把美国赶出亚洲,这种‘警钟’是很危险的,它会给双方带来压力,造成彼此敌视,并为之作相应的准备,这很具破坏性。”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中旬在新加坡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专门对此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20年之后中国不可能比美国强大,不具备把美国从亚洲驱除出去的实力。
记者问三位学者如何看待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三位学者均表示,美国政府通过1995年的台湾海峡危机,进一步认清了中国政府的立场,现在以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处理台湾问题。约瑟夫·奈表示,美国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他主张海峡两岸加强对话,相互投资,加强人员联系,也许经过10年至15年,海峡两岸的分歧点将会大大减少,台湾也将会采取现实的做法。沃格尔和罗伯特·罗斯认为,美国支持海峡两岸进行政治对话,希望通过自身的政治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位学者一致表示,江泽民主席是在邓小平访美18年之后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意义十分重大。他们希望通过此次首脑会晤,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使中美长期关系变得更好。(本报纽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