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长城脚下熊乐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长城脚下熊乐园
本报记者颜世贵
长城脚下的八达岭熊乐园,依山就势,顺坡而建,与巍巍长城浑然一体。
园中,几百头形态、大小各异的熊,或攀高逗闹,或卧睡养神,或在水池中嬉戏,或站立张嘴讨食,模样憨顺可爱。熊乐园也是人的乐园,远近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赏,孩子们更是兴奋,来到这里就仿佛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但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个杂草丛生的乱石沟。4年前,一位来自长白山的年轻人,带领一帮人,在这里填沟、筑路、建园,将他的“熊类兵团”从茫茫的长白山下领进都市人的生活。
这个年轻人就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协常委、八达岭熊乐园园长翟庆龙。
翟庆龙从小就与熊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工作岗位,也割舍不了对熊的感情。后来,他干脆扔掉铁饭碗,一心一意养熊,建起了中国第一家熊类动物繁殖基地——“延边东方熊乐园”。这不仅填补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一项空白,也开辟了熊类养殖业的新天地。
然而,延吉毕竟是个小地方,每年只有10万游客,经济收益、社会影响都很有限。翟庆龙看中了北京。1994年初,在林业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把300多头熊和一只老虎装上了汽车,驶出延边东方熊乐园。当长长的车队开进刚刚建成的八达岭熊乐园的时候,长城脚下的这片乱石沟一下子沸腾了。
据资料讲,世界现存的六种熊类动物中,我国有三个品种:棕熊、黑熊、马来熊。在八达岭熊乐园,这三个品种都有。其中马来熊是最稀少也是最珍贵的一种,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1994年8月,中国兽类学会和日本熊类研究会主持发起召开第三届东亚熊类学术会议,委托北京八达岭熊乐园承办。翟庆龙欣然接受,并出任了大会秘书长。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中国北京共商熊类保护大计。
翟庆龙没有满足于这些,他与科研人员合作,进行了人类首次人工繁殖熊的放生试验,亲手将6只健康活泼的黑熊放归长白山原始森林,回到本来应该属于它们自己的家园。当最后一只放生熊走进密林,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时,记者看到,翟庆龙眼含泪水,默默地守望着,直至它完全消失在茫茫的密林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