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昭苏秋色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昭苏秋色美
本报记者祝谦
从伊犁西行,我们驱车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6团所在地——吐鲁根布拉克。
车窗外飞闪而过的田野,像经过画师的点染,橙黄、菊黄、淡黄、金黄、褐黄,交错铺排,黄得深邃,黄得壮美,一处咬住一处,一片挽着一片。联合收割机群像水面戏水的蜻蜓,星星点点,在麦海酣畅游弋。运粮食的拖拉机像一叶叶扁舟,在随浪逐流。轻波微澜似的山丘,轮廓线迂回婉转,单一中含着变化,粗犷中透着柔和。在这些柔美线条的臂弯里,伊犁天马、褐牛、驼队、羊群,优哉游哉。景色如诗如画,好一个昭苏的金秋!
北京吉普车从金色浪谷钻出,我的双眸为之一亮,一片碧绿扑面而来。那个绿哟,是那样的浓,那样的纯,那样的生机盎然,那样的无涯无际。像从天幕垂下一面绿毯,像从地面幻化出海市奇观。刹那间,把大地净化了,清澈碧透;把人心净化了,晶莹照人;就连小汽车也抖落浮尘,变得绿油油的。
山路颠簸,车身摇摇晃晃,宛如孤帆在碧海波涛中行进。在这个绿色的“净界”里,我默默发问:“高寒的昭苏已临9月秋凉,何来这一片绿?”
这个“谜”一到76团就解开了。团政研室主任李希哲告诉我们,那是一片秋油菜,叫“昭苏黄”。
“已经秋凉袭人,这油菜还能黄熟?”
“它9月中就可开镰。一般年景,收获不成问题。如果碰上早霜,那就要‘瞎’在地里了。”
“昭苏黄是春天的晚播作物,播种前深翻一次土地,可以压住昭苏田野上肆虐的燕麦,有灭草的作用。又可调整播种和收获季节,尤其是8月中旬,早油菜和小麦一起黄熟,收割时人力、机力都拉不开栓。种点晚油菜,还可以轮作倒茬,有利于养地。”说到这里,老李笑了笑,“种田不能搞短期行为,同经商一样,必要的风险还得冒。”
李希哲五十已过,脸膛黑红,讲话慢慢悠悠的。他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也是第一批开进吐鲁根布拉克的垦荒者。岁月的磨砺,他也到了秋熟季节。七八十年代,伊宁市和乌鲁木齐市下过多次调令,他都“抗旨不遵”,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进城的机会。
“现在后悔么?”我问。
“‘后悔药’可没吃过。不知怎么搞的,我对昭苏有点痴迷,这个情结恐怕这一辈子是解不开的。”
我不太信:“城乡差别你总得承认吧?”
老李看出我在怀疑他的真诚。他不加辩解地自述:“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我觉得这个地处中哈边境线上的团场很适合我,感到活得自由自在。每当我出差在外,总感到‘挤压’得厉害。昭苏这个地方,空气清新,我们手脚舒展,心情畅快。”
交谈中,李希哲很激动:“兵团人有句口头禅,叫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钟情昭苏的何止我一人!要不然,这‘昭苏黄’怎么培育出来?这种‘闯田’的习惯怎么改变过来?这灌溉农业怎么时兴起来?”
昭苏的潇洒、博大、恢宏、雄阔,仅仅是它的自然山川么?我咀嚼着李希哲的话,心里久久地激荡着,不禁默念道:“哟,秋凉好一个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