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安居》:情暖人心的电影散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安居》:情暖人心的电影散文
倪震
《安居》是胡柄榴导演的一部新作。
胡柄榴导演是一位深沉而严肃的电影作者。在八十年代前期,他的农村三部曲《乡情》、《乡音》和《乡民》饮誉海内外,受到评论界反复的研讨。近八年来,他沉寂影坛,审时度势,《安居》是他长期思考之后精心制作的一部电影。
《安居》是一部关怀老人、爱护老人、两代亲情、心灵沟通的影片。它触及了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实:我国正在迈入“老年型”社会,养老、护老成为全社会都应关注的焦点之一。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三点三二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一点一八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点三六。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至一点三二亿,达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点五。到204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增至三点七四亿,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四八。那时,我国每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老年人。可见,这既是一个当前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文艺作品里反映老年问题,透过此中的伦理、情感和心灵状态,探讨如何关怀一个巨大的老年人群,就成为一个新的题材领域。
然而,文艺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把握,从来都是诉诸审美和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影片《安居》也是这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准确而深入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冲突。描写人物从心理失衡到重归平衡的精神历程。女主人公阿喜婆不是孤寡老人,她有一对孝顺的儿子媳妇。尤其是儿子阿东对母亲的关切和爱心更是与众不同。但是阿东毕竟不能放下忙碌的生意和激烈的竞争,侍奉高堂,绕膝左右。阿喜婆在孤独、焦虑中变得怪僻和不近人情。辞退了两任钟点工之后,她遇到了江西打工妹珊妹。珊妹不但用自己的勤劳、耐心和爱心温暖了阿喜婆孤寂的心,更用自己的经历、自尊和抗争,唤起了老人对青春的追忆和渴望。珊妹成了阿喜婆重温旧梦、咀嚼人生往事的伴侣,珊妹陪伴她返回故里,祭奠亡夫,平息了心灵的躁动。珊妹以农村妹子的青春、向往、渴望新生活的热情,激起了阿喜婆回顾沧桑经历,重估人生价值的深思。阿喜婆决心倾囊相助,将全部积蓄赠给珊妹,帮助她实现进城攒钱、回家创业的人生理想,也通过助人为乐而获得自慰自尊的道德满足。
影片《安居》提出了物质富足了之后心灵如何富足,物质安居之后如何实现心灵安居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经济环境导致的优胜劣汰和人尽其才,使得人们处在积极的竞争之中,却也引发出物欲横流和身不由己的负面效果。《安居》中的儿子阿东,就是这种典型的写照。为了生计的奔忙和商务劳碌,使他不但无暇慰藉老母,连自身的情感交流和夫妻之爱也无从说起。在商店楼上装修一新的粉红色阁楼,只能成为倦极打盹、忙中小憩的一个场所。《安居》表现了儿子不是不想照顾母亲,不是不想爱护母亲,但是身心相隔,爱莫能助。母亲不是不满足于物质的舒适,不是挑剔饭菜的粗疏,也不是怪罪打工妹的失职,而是由于爱的失落、心的孤独。而烦躁、怪僻甚至厌世、绝望。所以,心灵的安居,情感的渴望,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精神矛盾和心理问题,在老人群体中更为突出。就这一点而言,《安居》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
在影片《安居》中,珊妹成为青春、生命的化身,成为社会主义人情美的象征。她年轻、秀美、勤劳、自尊。在挫折面前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任劳任怨。深通事理,善解人意,特别是对渴望亲情的阿喜婆,她倾注了全部的挚爱和温情,体谅和宽容。她身上闪耀出一种自然的人性美和灿烂的生命之光,融贯着我们民族尊老爱幼、伦理亲情的仁爱传统,焕发着社会主义人情美的道德光彩。透过珊妹形象的塑造,导演寄托了他的美学理想。
深邃的思想离不开精美的艺术形式。影片《安居》在演员表演、构图处理、光色造型方面,处处精心,一丝不苟。阿喜婆的扮演者潘予,出色地刻画了一位因孤独而常常处在等待和盼望当中的固执的老人,分寸适度地表现主人公怪罪环境、迁怒他人又渴求爱心的善良本性。年轻的演员白雪云饰演的珊妹,略带本色、朴素自然地刻画出一个单纯、真诚、聪明贤惠的农村姑娘,她身上的乡土气息和置身大城市的拘谨,处处要努力适应又不卑不亢的心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精品工程的实施中,艺术家遵循着自身的特点,发挥着各自的长处,对广大观众奉献自己的才能和真诚。精品工程的实施既是对电影整体水平提高的一种努力,也是对电影艺术家才智和潜力的激发。精品工程的深入实施,是对电影工业系统机制、对电影市场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和把握。胡柄榴导演在影片《安居》的创作中,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出发,从自己熟悉的人物出发,发挥抒情散文的风格特色,沿着原有的创作轨迹前进,拍出了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均属上乘的好作品,使自己的作者个性也进一步得到伸展。可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个朴素的真理,深涵在一切成功作品的孕育制作过程当中。
在我们的银幕上,既要有《大转折》、《红河谷》这样视野广阔、色彩瑰丽的史诗样式,也要有《安居》这样的轻声细语、情暖人心的电影散文。我们期待着更多艺术精细、风格独特的电影作品接踵而来,给观众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