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群星荟萃竞风流——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群星荟萃竞风流
——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述评
李延年
由文化部、广电部共同主办,潮海服装有限公司协办的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十五日晚在京落下帷幕。经过三场比赛演出,评出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十个、三等奖十七个,同时还评出创作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九个、三等奖八个,表演奖二十五个。
这次比赛是对近年相声创作演出的一次展示。相声是一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近些年来由于受创作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相声的创作和演出质量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相声的艺术品位,使其在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上相得益彰,增强相声的观赏性,已成为文化主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相声作者、演员共同研究的课题和主攻的方向。
为了促进相声艺术的发展繁荣,适应广大群众对相声艺术的欣赏需求,文化部、广电部共同举办了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全国各地文化厅(局)和有关宣传部门积极响应大力支持,一些省市专门组织了省级选拔赛。评委从各地选送的六十多个作品选出三十二个参加决赛。
这届参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上届比赛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题材涉及面也比较宽。获得一等奖的《百听不厌》是通过分析、学唱京剧的不同流派、唱法而达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目的。这个段子虽是以唱为主,但绝非为唱而唱,每唱都和所表现的主题有关,唱段的设置巧妙、自然、水到渠成,在“捧”“逗”结合上也很有特色,“捧”者步步把“逗”者引导“上路”,通过提出的“问题”而起到揭示主题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演员功底深厚,传声入耳,演唱时无论是板眼还是韵味都十分到位。《希望》以一个农村男青年寻大学生对象为切入点,反映了新一代农民渴求知识和新时期以来农民由贫变富的生活变化、心理变化。《结穷亲》反映的则是城里干部通过下乡助贫,和农民结成的新的干群关系。这两个作品的共同点是没有令人厌烦的那种说教的色彩。《为了明天》是反映解放军为驻地办希望小学的内容,这个段子充满了生活气息,十分清新。题材广泛是这届相声比赛的一大特点,从新时期的新人物新风貌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工业题材到部队生活;从反映人间真情到舍己救人;从勤俭精神到希望工程;从传统戏曲到通俗歌曲;说、噱、逗、唱无所不有,讽刺幽默令人捧腹,发挥了相声的艺术魅力。歌颂型的相声在这届比赛里占有较大的数量,也写出了新的水平,但缺少响脆的“包袱”而显得不够出色。讽刺本来就是相声的拿手好戏,但参赛作品中这类作品很少。《换包装》、《说广告》别出心裁,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用改名字换包装来欺瞒群众和电视台乱插广告的可笑行为。
观摩了三十二个参赛作品,有一个倾向值得注意:选材固然重要但不能只重思想性而忽略艺术性,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值得倡导的。我认为要尊重相声的创作规律,只有思想主题没有“包袱”,那不是相声,充其量是“对口词”。单纯为唱而唱,“包袱”不够,“贯口”来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