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不应被忽视的科学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不应被忽视的科学史
关于科学史的重要意义,人们已经谈得相当多了。但是,有时口头上的重视也许并不意味着在思想上真正重视。例如,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相当多的大学都设有科学史系,或与科学史相关的学位计划,而我国至今没有一所大学设有科学史系。
其实,如果真正把科学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话,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即使是科学方面的专家,也并不一定就是科学史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专家,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当代最新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由于对过去的历史的熟悉。科学史的研究之所以被轻视,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与其它历史更悠久的学科相比,科学史这门学科本身还相当年轻;其次,在科学史著作的主要作者和读者中,有一定科学背景的人占了多数,而这些作者和读者却可能对“两种文化”中的另一种即人文文化,并不十分了解。
对于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才能给予回答。也许回答并不唯一,但期待有唯一的答案本身就是与当代科学编史学的一般观点相悖的。所谓科学编史学,其实就是以科学史为研究对象,对与科学史研究相关的历史发展、当代思潮、研究方法等进行更为基础的“元”研究的一门学科。对于科学史的研究实践来说,它又是一种更为基础的理论研究。
现在我们通常谈的科学即近代科学,原本产生于西方。一般认为,与近代科学诞生直接相关的文化传统也是西方的。相应地,科学史在其作为一门学科这种意义上,基本上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当然,中国历史上较早地有了萌芽形态的科学史,但对其认真的研究,最多也不过是本世纪起始前后的事,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一直没有重大的变化。对比之下,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的科学史研究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一直都处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史的研究,国内了解和介绍的实在是太少了。
(摘自《科技日报》刘兵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