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行业间收入差距原因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5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行业间收入差距原因何在?
国家统计局近期一项调查反映出,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收入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学识、劳动技能及工作积极性等因素,严重影响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其原因何在?
一是部分行业通过垄断经营获取高额利润。金融、保险、邮电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业务量发展很快。这些行业的垄断经营为部门获取高额利润。由于缺乏竞争,行业收费居高不下,如邮电部门独家垄断,其电话初装费之高在世界也是罕见的。
二是价格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行业间的贫富不均。改革以来,国家进行了多次价格改革,但是价格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许多部门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而产品价格上不去,只能微利甚至亏损经营,这些部门的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许多新型企业,特别是近几年崛起的三资企业,价格是完全放开的。
三是国家投资不足影响有关行业效益的提高。近年来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地方财力增长较快,但国家财政收入却增加甚微。这种“小河水满大河浅”的现状,制约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如农林牧渔业、地质勘探业、教育事业等行业,就业者收入相对较低。其中地质勘探业人均年收入为各行业中最低,农林牧渔业为倒数第四。
四是工资外收入是行业间收入差距和行业内部平均主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外收入名目繁多,比重越来越大,这种收入被称为隐性收入或“灰色收入”,即半公开的收入。其收入的来源往往是在国家财政部门监督之外,而行业间收入差距往往体现在这部分收入上。工资外收入一般是按人头平均发放,由于数量远远超出工资,工资改革中拉开的差距又被工资外收入所掩盖。工资外收入的存在成为当前分配中不合理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要使收入分配更为合理,使行业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还需要多项相关体制的深入改革。
(摘自《中国信息报》王人代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