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阅读
  • 0回复

对“住”的企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2
第4版(副刊)
专栏:建筑艺术笔谈

  对“住”的企盼
王军
国内一家建筑设计院曾邀请一位以设计银行而闻名的外国建筑师前来访问,没想到这位建筑师在主人为他特意安排的学术讲座上,只字不提他设计的银行,而是大谈他的住宅作品。中国同行颇为不解。外国建筑师说,难道设计住宅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吗?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什么房子比住宅更重要呢?
在我国,很少有建筑师以设计住宅而自豪。在不少建筑设计院,搞住宅设计会被人瞧不起,被认为没本事,其待遇也是最低的。相反,要是设计了一两幢公共建筑,别人就会另眼相看了——不管设计方案是优是劣,反正这比设计住宅要强。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发生上述的一幕,就不难理解了。
日本的一位住宅专家前些年应邀参加我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课题工作,考察了我国各种公寓式住宅,作了题为《中国公寓式住宅建筑设备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指出我国的住宅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厨房、卫生间外露管线过多,只考虑施工方便而忽视居民的使用方便;水表、电表、煤气表的设置位置不当,给居民生活和社区管理带来不便,并有安全隐患;没有为居民自己安装设备提供方便,应该在建造建筑物时,就预先将排油烟机、煤气热水器等的管线、插座及安装固定用的小五金都预埋好,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体现着对人的关怀。而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精神。建筑师要关心人的生活,已为社会各界呼吁多年。可是,现在许多建筑师的观念与此还有很大差距。设计质量低劣的住宅在一些地方仍大行于市。许多居民乔迁时都面临这样的烦恼:好端端的新居为什么布局这样不合理?建筑师为什么不肯多下点功夫,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家?
与住宅建设形成反差的是那些耗资甚巨、经常被称为“里程碑”的公共建筑,在一些人的眼里,它们具有“显示政绩”的特殊功用。有的人为官一任,不盖上几幢大楼就不甘心,还唯恐其不高,不大,而深植于一些建筑师头脑中的官本位思想,则当然地使他们以设计这些大楼为荣。
同样是盖房子,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却经历着两种不同的命运,实在令人深思。改革开放才使这种状况有了改变。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住宅,提出要解决老百姓的洗澡问题。此后,建设部门在住宅的设备上进行了一次改革,在不增加造价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了住宅的建筑面积;进入九十年代,有关部门大力推广小康住宅模式,要求住宅必须做到起居和寝卧分离;近几年国家又加快了住宅制度改革,提出要把住宅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这使住宅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住宅建设已显现勃勃生机,但我们仍感到优秀住宅设计作品之缺乏,仍感到一些建筑师对住宅合理的设计之漠然。有的建筑师甚至认为,设计住宅没有发挥的余地,就这么大一点面积,“螺蛳壳里做道场”,成不了大气候。殊不知,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住宅对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每一平方米都值得认真研究,以求最佳设计,这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必备的品质。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早期论建筑,即常以建筑的“住”的功能为开端。他说,“居室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需要之一”,“居室与民生息息相关,小之影响个人身心之健康,大之关系作业之效率,社会之安宁与安全”。“营国筑室古代尚设专官,使民安居然后可以乐业”。“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之于‘住’的要求的确是提高了,而且复杂了”。抗战胜利后,他与妻子林徽因教授以憧憬未来的心情,投入西方战后住宅研究,大声疾呼“住者有其房”、“一人一床”的社会理想。建国后,病重卧床的林徽因教授,在她生命的最后旅程里,仍为使普通劳动者居住的小型住宅能得到最合理的设计,费尽了心血。如今,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虽已年逾七旬,仍在为城市的危旧房改造工作而奔忙。他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住宅工程,继承了民族建筑的精华,创造了“新四合院”这一崭新的建筑概念,既沿袭了北京古城的“肌里”——传统的院落体系,又成功地处理了住宅的私密性与邻里交往的关系。这个工程1992年被授予“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1993年又荣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为中国建筑师争得了荣誉。吴良镛的座右铭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住宅标准并不是很高,但是有追求的建筑大师们并不会因此而放松对职业真谛的探求。因为他们深知,他们付出的每一分劳动,就可能给那些苦盼良居的人们带来一生的方便。这是多么巨大的责任,他们深为肩负这样的使命而骄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