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蓬勃发展的节水灌溉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3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蓬勃发展的节水灌溉事业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节水农业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赵鸣骥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十分重视支持节水农业的发展。自1985年以来,财政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连续发放两期节水灌溉贴息贷款,共16.9亿元,各级财政累计安排贴息约2亿元,吸引各方资金1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0多万亩。实践证明,国家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贷款贴息,是改革水利资金投入方式的一种好办法。国家财政每拿出1元钱贴息,可以调动农民投入10元—20元钱来兴建节水灌溉工程。近两年,财政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又共同组织了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的工作,加大了对节水农业的支持力度。除对每年节水灌溉专项贷款给予贴息外,还探索了“政策拉动、利益驱动、改革推动”等新的资金筹集机制,从各种渠道安排节水农业专项资金。据统计,1996年各级财政安排用于节水农业专项资金19.5亿元,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各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
国家计委农经司副司长高俊才
为配合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近两年来,国家计委和水利系统联合安排了一批以高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效益为目标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总结体会到,搞好农业节水,需要多层次、多部门采取配套的、综合的措施:既要提高对节水重要性、复杂性的认识,又要有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科技投入;既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必要支持,又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投入;既要有积极性,又要有科学性,既要大力推广现有的节水技术,又要加大科研攻关的力度;既要搞好渠道节水,又要因地制宜地推行田间节水新技术;既要对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采取节水灌溉,更要重点挖掘大田粮食作物的节水潜力;既要有总体的节水规划,又要根据各种可能,分步实施;既要注重节水,更要注重提高效益。
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的潜力是无限的。推行节水灌溉,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应该在领导、投入、科技、政策、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农业节水发展更快,效益更好。
加大贷款工作力度发展节水灌溉事业
中国农发行开发信贷部副主任刘立轩
发展节水农业关系到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现到本世纪末再增加400亿公斤—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将节水专项贷款划归农业发展银行管理,并于1996年、1997年先后安排专项贷款15.5亿元和16.5亿元,两年合计是前10年的1.89倍。为了支持发展节水农业,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节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今后要加大节水信贷的工作力度,加强对贷款项目的选择、审查、评估和监督管理,提高贷款效益,降低贷款风险。
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工程院院士贾大林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把水利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山东省桓台县是老井灌区,水资源不足,地下水位连年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山东省科委立项研究。该县学习外地经验,改变了耗水观念,充分利用降水,开发利用土壤水,降低灌溉定额,结合农业措施,用最小水量消耗,达到农业高产高效的目的。节水灌溉工程狠抓平地配套,输水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田间工程采取短窄畦灌、喷灌和低压管喷灌溉。该县把节水管理做为节水关键,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以法管水,按方收费。在节水农艺方面,也推行了节水高产栽培技术,采取了多项节水耕种措施。该县依靠农、水措施结合实现了节水吨粮县,水的利用率达90%,水的利用效率:粮食达到2.41千克/立方米,达到国际先进指标,成为我国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典范。
不断提高田间作物用水效率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雷志栋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发展中国家土地潜在供给能力》一书中估计,在无水利投入的情况下,中国的土地仅能养育4.16亿人口。灌溉一直是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粮食增长速度和灌溉面积增长的速度同步便是很好的证明。
将水自水源输送到农田,满足作物需水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将水由灌溉系统引到田间;在田间供给作物吸收;作物吸收后转化为有机质。节水灌溉的目的,即是极大地提高这三个环节水的转化及产出效率。第一个环节是提高输水的有效利用,如采取渠道防渗和地下管道输水灌溉等。我国渠系利用系数不足50%,尚有很大潜力,但需要有较大的投入。第二、三个环节是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技术和强化田间水管理。先进灌水技术的推广步伐正在加快,但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以地面灌水为主。因此,应采取技术措施及非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用水管理,以不断提高田间作物用水生产效率(我国目前不足1千克/立方米),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挖掘节水潜力。
采取新对策再上新台阶
中国水科院教授级高工沈振荣
我国农业节水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农业发展要求、水资源供求矛盾相比,仍很不适应。农业节水要再上新台阶必须努力解决以下四大问题。
第一,要广泛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各缺水地区应让广大用水农户或代表直接参与用水管理,逐步放开水价,按供水成本和市场需求(供求矛盾)因地因时制宜,制定各地区的农业水价及其管理制度,鼓励广大农户节约用水。加强农业灌溉供水和用水的双向管理。
第二,资金筹措要实行五位一体。即受益农户自筹,受益集体资助,农行贷款,国家扶持和企业或个人投资经营。要特别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承包经营(包括各类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第三,要努力改变农业节水设备、材料生产企业的落后状态。要逐步建立健全农业节水设备、设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四,要尽快组织推广农业节水的集成化技术。推动各地的农业节水规划与节水实践,确保农业节水投入产出效益和增产效益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普及科学灌溉制度促进农业稳步发展
中国农大教授、工程院院士曾德超
普及科学的灌溉制度是大量节水的机遇所在。人们以为,水灌足、喝饱总比少灌要高产,要保险,其实一般的情况是,作物的活动根区深度在不同的生长期是不同的,而作物吸水量的70%来自活动根区的上半层。
作物不仅在不同的生育期(所谓时域上)对水肥的需求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块、不同地点的土质、地形、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压实程度等也不尽相同,对水肥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利用这种客观存在的空域上的差异,对灌水、施肥、施药、播种等,分别制定定额,将会给进一步节水、增产、优质高效带来新的机遇。作为现代精密农业的一个关键技术元素,精密灌溉技术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兴起,我国水土资源缺乏,这项技术应不失为节水灌溉新技术开发上的又一个选择。(附图片)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