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横山下来医疗队——脉管炎专家张兴惠扶贫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横山下来医疗队
——脉管炎专家张兴惠扶贫纪实
李庆平王雄王怀军
金秋时节,黄土高原天高云淡。地处陕北榆林地区的横山县城,上万群众敲锣打鼓,燃放花炮,载歌载舞,像当年迎接红军入城那样,用最隆重的礼仪,欢迎他们尊贵的客人——山东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张兴惠和他带来的医疗队。
横山县是全国100个最贫困县区之一,1924年就有党组织活动。1936年,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就解放了该县,一曲《横山里下来了游击队》唱响了陕北,唱红了全国。全国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横山县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由于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干旱少雨,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时至今日全县30多万人中尚有6万人还处在贫困线下。
张兴惠是山东济宁脉管炎研究所所长兼脉管炎医院院长。他经过30多年的潜心探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出新法治疗脉管炎技术,攻克了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二号癌症”的脉管炎尖端课题,使国内外7万多患者免除了截肢和妻离子散的痛苦。多年来,张兴惠始终把“治病救人,扶贫济困”作为自己行医和做人的准则,先后拿出近900万元免费救助老、少、边、穷地区患者,捐献“希望工程”,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
1994年下半年,张兴惠带领全院职工积极响应国家和山东省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号召。通过考察他了解到,地处晋、陕、甘、宁、蒙五省区交汇地带的陕西榆林地区横山县是革命老区,而且以横山为中心的西北五省区脉管炎发病率高达万分之八。于是,他决定与横山县开展对口扶贫,在横山县医院设立了脉管炎分院,免费为该院培养了4名专科大夫,先后选派了5批医疗队深入横山县及周边省区进行义诊,同时无偿提供了价值200余万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救护车。
在横山县的7个日日夜夜,他不顾个人安危,不怕山高路险,经常深入贫苦的患者家中,免费治疗,慷慨解囊。离县城50公里的响水乡大山深处,有一个叫郭殿亮的脉管炎患者,一条腿已在宁夏某医院截肢,另一条腿又生蛆化脓,三十出头的汉子被病魔折磨得已不成人样,几次产生自杀的念头,但舍不得年迈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张兴惠听说后,跋山涉水找到他家,面对郭殿亮化脓生蛆的脚,蹲下来亲自用镊子一个一个地从溃烂处夹出蛆,一点点用纱布挤出散发着恶臭的脓液,然后仔细为他洗净患处,上好特制的药物。这一夜郭殿亮平静地睡了9个小时,伤口逐渐愈合。张兴惠临走送给他300元营养费,离开横山后仍不忘贫病中的郭殿亮,三次共捎去1400多元,并嘱托横山医院继续给予他免费治疗。张兴惠大夫在榆林收治了近500位来自西北五省区的患者,给老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为表彰山东济宁脉管炎医院及张兴惠院长在对口扶贫工作中做出的特殊贡献,中共陕西省榆林地委、行署授予他“白求恩精神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