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我们不当小兄弟”——乌兹别克斯坦见闻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7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我们不当小兄弟”
——乌兹别克斯坦见闻之二
本报特派记者尹树广
独立来之不易,独立胜于生命。这是塔什干留给外国人最深的印象。也许你不会相信,就是外国元首到此,也需要在机场有关机构象征性地办理签证手续。
在乌兹别克斯坦,所有重大会议和活动都得讲国语——乌兹别克语。国家电视台每天只播放半个小时的俄语新闻节目,报亭零售的俄文报刊只有《劳动报》一家,街面店铺上的招牌也大多换上了乌文。乌领导人经常自豪地强调,我们是中亚唯一一个没有外国一兵一卒的国家。乌为何坚持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对外政策的主要趋向是什么?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乌智囊部门和权威人士。
记者首先来到负责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的总统战略研究所。在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研究所副所长谢福林先生与记者进行了坦率的交谈。
这位副所长开宗明义地说,乌外交的落脚点就是要巩固国家主权,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乌位于中亚腹地,是唯一与中亚各国都有边界的国家;乌人口多,自然资源丰富,美、俄等大国在此有重要的战略利益;乌周边还有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两大热点。乌是中亚重要的稳定因素,它完全有能力在中亚地区发挥重要影响。
他强调说,乌不将任何一国视为外交优先方面,只是寻找那些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伙伴。当然,振兴经济的主要手段是吸引外资。因此,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的接近十分自然。俄罗斯深陷危机,俄的许多政治力量希望将中亚变成自己的缓冲区,这是乌所无法接受的。
乌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将国有大企业交外国公司管理,乌对此持谨慎态度。乌高层认为,若将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交给外国人,势必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失去控制。乌每年将预算支出的64%用于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乌学者还认为,以货币是否实现自由兑换来评价经济改革的成败并不科学。记者的印象是,在中亚地区,乌哈两国正根据各自的国情推行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改政策。看来,只有时间才能对“模式之争”做出结论。
作为中亚大国,乌对独联体一体化的态度引人注目。负责独联体事务的副外长绍伊斯拉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独联体不是地区性组织,而是由12个国家组成的对话俱乐部,独联体的决议不具有约束力。
在谈及中亚三国经济一体化时,这位副外长说,三国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目的不是实现政治一体化,因为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如哈实行的是两院议会制,而乌则是一院制;哈将国有大企业卖给外国人,我们则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哈、吉又同是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成员国,这与中亚三国的一体化文件要求时常发生矛盾。
中国与中亚山水相连,历史交往源远流长。负责美国和亚洲事务的副外长哈姆拉古洛夫特别提到,乌非常赞赏中国关于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主张。他说,中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承认大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但这种利益不应引起冲突,而是互补。外交是内政的继续。看来,在外交政策上,乌采取的政治上突出主权、经济上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大国平衡战略将长期实行下去。(本报阿拉木图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