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神女应无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5
第10版(科技)
专栏:热点寻踪

三天后,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水电工程项目——三峡工程即将实现截流。然而即使到今天,国际上针对这一工程展开的争论仍未停息。一些国家甚至因此拒绝向它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此时此刻,我们不厌繁冗,再次对四十多年来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极其复杂精确的科学论证作一简要回顾。而它要告诉人们的是——
  神女应无恙
杨健
面对偏执的非难,张光斗院士答道:“当他们缺水、缺电时,恐怕想法就不同了。”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上马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引起强烈反响。等待已久的各大银行、公司纷纷出击。精明的商人们比谁都明白,能在这项耗资上千亿元的项目中分一杯羹意味着什么。
然而人们听到的不只是赞成的声音。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两条:一是人权,二是环境。
西方一些国家在商业问题上大谈所谓“人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针对工程涉及的上百万人的移民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积极而稳妥的开发性移民方案,保证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去年年底重庆库区搬迁的3万多人的情况看,安置效果不错。国际大坝委员会原副主席李鄂鼎指出,目前库区的居民都不富裕,上百亿元的移民投入对当地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现在是最恰当的移民时机。如果等发展起来后再动,开发三峡的大好时机就永远丧失了。
生态环境问题也已经或能够得到解决。“清时蓄水,浑时排放”的方案可有效防止水库的淤积;每年十次左右的换水和严格的环保措施,保证了水质的清洁;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每年减少了5000万吨原煤燃烧造成的污染;而库岸滑坡、江水泥沙量变化、水汽蒸发和地震对库区的影响,以及生物物种和文物、景观的保护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圆满的答案。
当然,反对并不都是恶意的,但至少反映了观念上的差异。对此,清华大学水利权威张光斗院士的评价耐人寻味:“有人反对包括防洪堤防和灌溉在内的所有水利工程。这些人有足够的饭吃和水喝,还能洗澡和浇草地,因此反对一切水利工程。当他们缺水、缺电时,恐怕想法就不同了。”
为了取得确切的数据,光是钻探取样就达数十万米,以至加拿大的地质专家开玩笑说:“别再钻了,再钻就钻到美国去了。”
三峡工程的决策,经历了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耗时最长、也最为民主的论证。
1954年导致长江中下游平原4755万亩农田被淹、3.3万人死亡的特大洪水发生后,党中央就开始组织三峡建设的准备工作。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队赴三峡考察,指出两年来的争论是必要的,三峡是千年大计,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允许有反对意见。据李锐同志回忆,当年中央成都会议通过了30多个有关“大跃进”的决定和文件,只有在三峡问题上保持了应有的冷静。
经过14年的初步设计和研究,1970年底,作为三峡工程反调节梯级的葛洲坝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成为继众多大中型水电项目之后最大的一块“试验田”,为三峡工程作了实战准备。
即便如此,国家仍希望对不同的水位方案重新进行审慎、全面的论证。1986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原水利电力部注意吸收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参加,进一步论证修改原来的可行性报告。经过两年多的努力,412位专家分14个小组提交了专题论证报告,建议早上三峡工程,其中因持不同意见而未签名的只有9人。
有人提出参加专题组的水利电力专家过多,难免吃“偏心饭”。对此河海大学名誉校长严恺院士表示难以理解,因为水电系统外的专家实际占到了一半以上,再强调“民主”,科学性就要打折扣了。
40多年的论证过程是极其艰辛的,光是提供的报告就可以装好几船。而钻探取样竟达数十万米,以至加拿大的地质专家开玩笑说:“别再钻了,再钻就钻到美国去了。”
“告别三峡游”的误导曾引起轩然大波。它提醒人们,任何违背科学精神的做法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随着大江截流的临近,许多旅游团体打着“三峡告别游”的旗号广招顾客,给库区的生活、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最后有关部门不得不出来辟谣:在大坝开始蓄水前,长江三峡地区的景观不会改变。即使将来蓄水至175米,三峡地区依然是极好的风景名胜区。
“告别游”的闹剧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这是一个信号:如果为了商业利益而违背客观实际、违背科学精神,任何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发生。
从今年全国环保监督检察团对三峡地区的环境监察情况看,三峡建设工地的环境保护在国内大型土木工程中堪称一流,宜昌等地的污染治理措施也很得力。但上游地区的环境压力依然巨大,顶风排污的现象还在不少地方存在。“要利税大户,还是要环境保护?”在这方面,许多生产者的环境意识亟待提高。
更有人担心,目前在全国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尚且存在“小火电”擅自提价、遍地开花,大电厂被迫“限产”的问题,将来三峡水库并网发电后,是否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同时,把“宝”全部“押”在三峡上,下游地段防洪、治洪的后劲不足,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
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密切注意的问题。稍有差池,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三峡工程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幸运的是,三峡建设艰苦的过程培养起了人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时间的考验教给了人们无数的教训和经验。更多的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这片正在发生奇迹的土地。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在这里将这些方案和举措一一列举。在采访的过程中,支撑着他们的信念同样感染着我们——再大的困难都被克服了,我们也一定能够面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船进巫峡,朝雾蒙蒙,远处的神女峰绰约隐现在薄雾之中。三峡,新的一天正在开始。(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