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友谊之歌更嘹亮——访中俄友协副会长陈昊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8
第2版(要闻)
专栏:

  友谊之歌更嘹亮
——访中俄友协副会长陈昊苏
新华社记者刘东凯
一曲半个世纪前的苏联歌曲《我的莫斯科》至今仍是那么动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俄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昊苏回忆起去年在莫斯科吉尔汽车厂聆听俄罗斯工人演唱的情景时说,40多年前,江泽民主席在这家工厂的前身斯大林汽车厂实习工作时曾登台表演,今天,俄罗斯歌曲又在中国年轻一代当中传唱。
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叶利钦总统下周访华时将向4位致力于中俄文化交流的中国人授勋,他们当中有音乐家,也有翻译了大量俄罗斯歌曲的人士。他说,这正是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密切交往的生动写照。
他说:“中俄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的基础上的。”由于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信赖和共同愿望,两国率先抛弃了冷战思维,决定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模式。
1996年10月,陈昊苏率领中国10省市代表团赴俄参加了两国地方经贸合作研讨会。一年一度的中俄经贸与科技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本月,俄罗斯中小企业代表团将来北京参加第三届研讨会。中国与俄西伯利亚科技研讨会也已举办了两届。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俄民间交往的重要内容。
他说,文化交流仍然是中俄民间交往的突出特点。继出版大型画册《伏尔加之旅》之后,今年对外友协又编辑发行了《中国人民的朋友》丛书,收入了前苏联第一任驻中国专家组总负责人、前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的生平事迹。
中俄间的友好城市已从90年代初的1对增加到如今的近50对。今年5月,第一届中俄友好城市会晤在俄罗斯举行。
作为中俄友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民间交往也在不断加深。中俄友好、和平和发展委员会经过半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将于下周两国首脑会晤时举行第一次会议。委员会成员包括中方对外友协、贸促会、外交学会和友联会等多个民间组织的代表,将成为两国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
陈昊苏说,中俄友好关系就像大合唱。“我们作为致力于民间交流的组织,将努力培养中俄友好事业的接班人,把新的声音引入大合唱,使中俄友谊的歌声更加嘹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