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平撰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从宏观层面理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8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平撰文认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从宏观层面理解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的。所谓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引起经济规模在数量上扩大,它包括商品产出量的增加、劳务的增加,其衡量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等。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则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宏观层面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把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企业经营方式是不正确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固然也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之别,但毕竟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前者属微观经济领域,后者属宏观经济领域。但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企业改革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基础”的提法,就体现了这种联系。
第二,对作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的度量,除了采用总量分析外,还可采用结构分析。如从产业经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增长便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应增长的有机综合。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都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等问题,这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又一种表现。所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切实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是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二是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弹性大,有高有低,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多数要求不高。因此,孤立地从第三产业本身来看,它大多还是属于粗放型的,但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看,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表现之一。
第三,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虽然还处在粗放型的阶段,但由于地域广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也就不同,要因地制宜,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摘自《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三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