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8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龙华
我国统计部门在90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国务院批准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核算指标在社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新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的认识仍众说纷纭。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中国统计学会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于前不久在北戴河联合召开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基础研讨会,进行了专门探讨。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管理要求而制定的,按照这一体系所提供的系统数据反映的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它必须而且能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而决不是以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的。有的学者还指出,联合国1993年SNA曾在修订草案绪论中申明:该体系力图在理论上保持中性,不偏向于任何特定的经济思想流派。因此,说它只能以生产三要素论为理论基础是缺乏根据的。至于如何具体说明中国新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一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新核算体系的基础性理论,因为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二是认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在整体上对新核算体系起指导作用的理论,它涵盖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三是认为国民经济循环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并认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更接近当代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四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五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其方法论的基础,因为新核算体系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运动过程,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在运动中平衡等哲学思想。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几种提法在内涵和外延上虽有所不同,但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比较趋于一致的意见是,从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来看,应当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作为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与会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因为国民经济核算是社会再生产的价值量核算,而生产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过去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MPS,这种物质生产核算是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相对应的;现在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生产范围扩大到包括整个第三产业,其理论基础仍然是劳动价值论。这里的关键在于确认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确认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与第一、二产业生产的货物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它们的价值都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由物质生产部门扩大为三次产业,这是社会大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使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加牢固地建立在以新的事实作根据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与会者指出,新核算体系中反映生产成果的价值指标,无论是总产出还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从其价值构成看都是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和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形成的,根本不是土地、资本、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有的专家并指出,有人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例,想证明新核算体系是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上的,这是一种误解。它未注意到1993年SNA强调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同,它不是生产概念,而是收入概念。一国的原始收入总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这样,GNP反映的是该国获得原始收入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说明其价值的源泉。为了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相区别,1993年SNA已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为国民总收入(GNI)。
与会者认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无疑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划分为四大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经济主体和产品类型划分为两大部类及其相互关系,在经济循环中实物替换与价值补偿辩证统一的关系等等,都是从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计、操作和应用的理论依据。当然,由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与马克思当年的情况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来丰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内容。例如,社会再生产领域中应增加与国外交易的环节;两大部类从产品划分上应不仅指货物,而且包含服务;再生产平衡关系涉及的部门不仅是企业与居民部门的关系,还应扩展到包括政府、金融部门等;社会总资本的循环理论要补充金融交易的内容,并引入储蓄概念,以揭示金融在当代社会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将社会再生产公式所体现的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按现实经济生活情况扩展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合乎逻辑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虽不乏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相通之处,但与会者认为科学理论在发展中是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的,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并不排斥批判地吸收某些符合实际、揭示了国民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观点为我所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