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来自山坳的启示——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扭亏增盈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来自山坳的启示
——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扭亏增盈纪实
新华社记者房方陈雁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迈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轨中,一些当年适应战备而建的三线企业出现亏损甚至严重亏损,而地处贵州偏僻山坳里的一家三线工厂却冲出了国门,相继兴办起14家中外合资、合营企业,总投资3100万美元,产品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工厂就是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
是什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商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在短短几年里形成了“山坳里的合资企业群”?
地处西部地区的贵阳车辆工厂为什么能够率先冲破思想障碍,抓住一个个机遇解困振兴?
这个厂的广大职工回答说:我们工厂能有今天,全靠有一个开拓进取的好班子。
启示之一:面对国有企业的困难,领导班子自身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坚信国有企业不仅可以搞好,而且一定能够搞好
十年艰辛拼搏,贵阳车辆工厂现已拥有总资产近6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约2亿元,年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在当地众多企业中称得上“财雄势大”。但谁能想象,十年前厂里却曾穷得连粉笔都买不起。
这个厂是个战备厂的底子。国家当年选在大山沟里建这么一家修理货车的工厂,本没有经济效益上的考虑。1975年试修的第一辆铁路货车敲锣打鼓送出厂后,工厂就一直半死不活,靠亏损补贴过日子。到1985年,累计亏损800万元,人均办公费降到一角五分钱。工厂产品单一,生产经营不景气,职工生活困难。纵然四面高山,也挡不住人才外流的脚步。1982年以后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半以上调出或不辞而别。全厂5000职工中,近1/3要求调离工厂。1986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困难局面。
厂长惠金根不服这口气。前几年,他曾回江苏无锡老家探亲,那里的乡镇企业势如春潮,迅速崛起。惠金根的许多幼时伙伴和同学都“洗脚上岸”,成了风光一时的乡镇企业家。他们纷纷拉老惠“告别”贵州穷山沟,回家乡去干一番事业。惠金根说:“我的事业就在贵州山沟里,我就不信国有企业搞不好。”
面对困境,厂党委组织一班人反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工厂现状,寻找生存发展的出路。大家认识到,工厂有困难,更有优势和机遇,关键是要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果仍然抱着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不放,守着修理货车的单打一主业过日子,当然走投无路。而只要面向市场找出路,就会发现处处有机遇,企业的一些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
贵阳车辆厂作为一家三线企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生产、生活设施自我配套较强,拥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及自备车,通信网可以延伸到国内国际。这种“大而全”的布局,本来是大中型企业的劣势。但是,在对外招商引资中,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又变成极为有利的优势。
党政一班人统一了思想,更增强了搞活工厂的信心。惠金根找到一位要求调走的老工程师“击掌为约”:“请你再等三年,三年后工厂不变面貌,我辞职,送你走。”
启示之二:领导班子必须率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会游泳,尽快提高把握市场机会、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决策水平,这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要求
百废待兴,钱从何来?
“七五”期间,铁道部部署打好铁路工业翻身仗,安排给贵阳车辆厂2000万元设备改造费。厂长惠金根算了一笔账,此轮技改完成后,贵阳厂很难与其他厂在铁路市场上竞争。看来,坐等国家有限的技改投入,仍然难以改变贵阳车辆厂“死不了,活不好”的局面。
“向上要”不如“向市场要”。形势逼迫贵阳车辆厂下决心将眼光投向路外市场,“奋力走出两根铁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向市场要资金之路,从此也走上了解困振兴之路。
决心已下,贵阳车辆厂多方寻觅机遇。厂开发部主任在广交会上偶然发现一家推销植物纤维生产设备的外国公司,他立即联想到,植物纤维不就是棕片一类东西吗?我们贵州满山都是哇!厂领导班子对这个可就地取材的新项目十分重视,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攻关,试验200多次,终于攻克了生产所需专用粘剂和其他工艺难题。如今,工厂所生产的棕纤维床垫等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奖,并畅销市场。第一个开发项目的成功,给贵阳车辆厂最大的启示是,市场处处有机遇,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面向市场求生存的信心。
1990年6月,贵阳车辆厂从一家进出口公司捕捉到一条消息:台湾绪亚公司拟在大陆投资兴办竹木制品厂。厂里的多种经营处处长追踪赶到深圳,向对方反复宣传工厂的投资环境。贵阳车辆厂是铁路企业,有设备、厂房和运输的优势。苦心终于感动了台商,7月签订合同,8月设备到货,9月安装完毕,10月投产。
台商惊讶了,第四家签订合同的厂家,却是第一个拿出产品。此后,这位台商在这里又建起3个分厂,生产能力迅速扩大,销售收入和利税连年增长,所产绪都牌竹席成为出口免检产品。绪亚公司总裁感叹说:“当初壮着胆子来贵阳山区合资办厂,没想到成绩比沿海还好。”
几年来,贵阳车辆厂正是从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入手,分块突破,积小成大。做到开发一个产品,盘活一块资产,分流一批人员,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贵阳车辆厂的领导班子敢想,敢闯,敢于试验,在实践中学习了市场经济知识,增强了捕捉市场机会的意识,提高了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决策水平,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也由此产生。
为了适应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厂党委提出了一套新的干部选拔标准。党委书记刘惠林对此有许多新论,如“无功就是过,光团结不战斗的班子不是好班子”;“只顾埋头拉车,不掌握市场经济新知识的干部,也不是好干部”。按照这个标准,贵阳车辆厂在全厂干部中实行了竞争上岗,能者上,不称职者下;在厂级和中层班子中,充实了一批年纪轻、政治强、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人才。目前,厂级11名班子成员中,有1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14个合资企业中,有12名3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担任中方经理或副经理。
正是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贵阳车辆厂才能够在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方面,上演一幕幕连台好戏。
1993年,贵阳车辆厂抓住美国一家铜材厂破产拍卖的机遇,通过竞标,花200万美元从美国买回了实际资产近1600万美元的设备。
1996年,贵阳车辆厂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项目进军,从美国引进6条片式电感器电子元件生产线。今年又新签订6条生产线引进合同,成为我国片式电感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八五”以来,贵阳车辆厂已兴办合资企业14家,投资额相当于近十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的三倍。1996年,多种经营的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已分别占全厂总额的23.51%、24.95%和31.29%,吸纳分流人员达1000多人。
启示之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这是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基础
在贵阳车辆厂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车架一车间青年工人柴广海一次出差,在街头小饭馆偶遇当地几位工人。大家议论起各自厂里干部搞不正之风的丑事,都愤愤不平。有人骂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小柴听到这里,忍不住“挺身而出”,分辩说:“那不一定,我们厂的书记、厂长就很不错,没听说搞那些污七八糟的玩意儿。”
多年来,贵阳车辆厂的领导班子正是靠廉洁的形象,在长期艰苦的环境中,赢得了像柴广海这样的普通职工群众的信任。
自律离不开制度。除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外,贵阳车辆厂党委还给领导班子成员制定了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执行的特殊规定。如:家属子女不准搭乘小汽车,家属子女在厂内调动必须经集体讨论,住房分配领导干部不准批条子,不准留房源,厂级干部不参与厂内评先进和各种临时性奖励分配等。他们把这些规定在厂报、电视、广播上公开,让全厂职工监督。原党委书记王兆君的孩子在市里住院,他每次进城看儿子,都是挤公共汽车。这几年,工厂发展了,效益提高了,但办公楼还是建厂初期的老房子,一直没有改建和装修。中层以上干部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
国有企业迈向市场,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必然带来阵痛。在这种时候,尤其需要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在贵阳车辆厂,这种合力既来自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的形象感召,更源于工人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制度。
党委书记刘惠林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始终把职工看作生产和改革的主体,看作搞活国有企业最有积极性和最富创造力的因素。在贵阳车辆厂,工厂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如工厂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年度计划、工资调整方案、重要改革方案、大的合资项目等,都交给职代会讨论。
广大职工参与工厂重大问题的讨论,不仅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保证,也使领导的思路为职工所理解,从而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使决策得以顺利实施。几年来,工厂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认识厂情,发挥优势”以及“深化内部改革”三次大讨论,全厂90%以上的工人群众参加了大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三次大讨论带来了思想观念的三次大转变,工厂发展前进了三大步。几年来,工厂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失误。
如今,贵阳车辆厂领导班子与广大职工这种心贴心的关系,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大大激发了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工人们把自己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连在一起,热爱工厂,关心工厂。当厂里遇到困难时,广大职工站出来和领导一起分担。
1989年,工厂发展缺少流动资金,全厂职工勒紧裤腰带,集资1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1992年,合资鞋厂外方未履行培训合同,并撤走管理人员,公司无法顺利开工。40多名员工冒着酷暑到广州几家私营鞋厂当“打工仔”、“打工妹”,从师学艺。他们白天在流水线上干活,晚上聚在一起总结所学技艺。半年后这支特殊的“打工游击队”回到贵阳,个个都成了制鞋和管理的行家里手。
工厂实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有不少老职工的子女下岗,老职工们不埋怨,不指责,主动做好子女的工作,鼓励他们学好本领,重新上岗。
这些年,贵阳车辆厂就是靠上下同心,风雨同舟,奋力拼搏,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这是工厂生存发展的根本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