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构筑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1
第6版(国际)
专栏:

  构筑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中国新闻代表团
在李鹏总理访问日本前夕,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报记者组成新闻代表团赴日采访,会见了日本不少政界要员、企业领袖、新闻界人士和普通百姓。我们强烈感到:日本各界热切期待李鹏总理的访问,广大日本人民真切希望中日友好。
在日本首相官邸首相办公室,桥本首相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会见了中国记者。他愉快地回忆起不久前对中国进行的成功访问,言谈中流露出期待李鹏总理访问的心情。他说,人民大会堂规模宏大,简直可以装得下整个首相官邸。也许日方的接待比不上贵国,但我要努力做到对李总理的接待不亚于我在访华时受到的接待。
日本政界和政府人士把中国领导人访日视为加强相互信赖,发展面向未来的日中关系的关键。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中曾根康弘、羽田孜等“元老级政治家”都表示,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明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这次李鹏总理继桥本首相访华之后访日,江泽民主席也将于明年再访日本,两国首脑频繁对话,将有力地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日本总理府外政审议室室长平林博认为,领导人互访的意义在于:如果说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和1978年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分别是发展日中关系中的两个里程碑,这次李鹏总理和江泽民主席的访日以及桥本首相的访华则是第三个里程碑。日本政府希望,中国领导人的访问能够成为把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向21世纪的强大动力。
基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战后的中日关系经历了诸多风雨。邦交正常化后的25年里,中日关系也曾因历史问题等出现过风波。每一次风波,都在两国人民要求友好的意愿面前妥善化解。在世纪之交,两国不仅面临着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也面临本国走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如何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是中日两国要解决的共同课题。我们在采访中,既会见了执政党的政治家,也访问了在野党的领袖;既有企业和经济团体的负责人,也有社会贤达。尽管他们所属党派不同,政治立场相异,但都认为两国应以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为契机,促使中日关系得到全面、深入、健康发展。许多日本朋友坦诚指出,尽管与70年代时相比,国际形势和各自的国内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但实践证明,《日中联合声明》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始终是规范两国关系的文件;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是发展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评论家加藤周一说,虽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与以往相比有了改善,但课堂上,有的教师为了回避史实,往往以没有时间为由,对现代史一带而过,致使许多年轻人对历史事实不甚了然。读史可以鉴今,为了日本的未来,日本也应当正视历史,用真实的历史教育青年一代。自民党干事长加藤、新进党政审会长野田、前驻华大使中江都表示,日中互有需求,两国合作对两国有利,亚太地区也受益;两国争则两伤,亚太地区也受损。日中两个亚洲的重要国家,需要的是友好与合作,而不是对立与摩擦。
如何才能建立相互信赖关系?有识之士指出,发展健康稳定的日中关系,最主要的是相互信赖。实现相互信赖需要以诚相待,需要不间断地在各个层面进行交流,包括政府首脑、官员、有关专家学者等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近年来日中间对话渠道不够畅通,相互信赖有所下降,猜疑和担心时有发生,阻碍了日中关系的顺利发展,两国已经到了重新确立政治对话和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时候。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昔日中关系的掘井人多已相继辞世或退居二线,培养发展友好关系的接班人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竹下登前首相等回忆起为邦交正常化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政治家时不胜感慨,他们表示要尽毕生精力推动两国年轻一代加强交往。显然,努力扩大担负着未来世纪重任的年轻一代的交流,是两国间的一项重要工程。
李鹏总理就要踏上访问东邻日本的行程。这次访问是中国总理时隔8年后对日本的正式友好访问。正如李鹏总理所表示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与日本朝野各界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和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共同建立面向未来长期稳定的中日睦邻友好。我们预祝李鹏总理的日本之行圆满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