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怎样体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怎样体现?
——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述评(二)
本报记者王彦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在公有制中处于什么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五大,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断。
公有制还是主体
所有制改革的路走向哪里?人们争论过,甚至有些人出现过迷茫。这一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在党的十五大一锤定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还是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首先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始,就把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建立劳动人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写在旗帜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即包括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没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将失去基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承认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不等于要搞私有化;承认多种所有制具有平等地位,也不是说其它所有制可以替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增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成分。有统计表明,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公有经济已经占到24%。从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看,个体、私营、三资企业资产占了13%。但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占优势,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9万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为5.2万亿元,占67%。
我们从追求“一大二公”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到认识到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是一大进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所有制问题认识上的又一大进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但不能否定和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
“主导”就是控制力
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五大报告对国有经济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主导”有两个层次内容:第一层,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层,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要控制哪些关键行业和领域?首先是基础产业、能源动力、基础材料工业以及金融业、公用事业、军事工业等。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基础产业、能源动力、基础材料工业以及金融业、公用事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其中航空、邮电、铁路、石油、电力、煤炭等行业,国有企业占了90%以上。如果再算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部分,如合资企业中的国有等,国有经济的比重就更大了。
其它竞争性行业,可以对非国有经济放开。国有经济不必过分强调所占的数量比重,主要是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从总量来说,国有资产占了优势。而从某个企业、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来说,国有经济不一定都要占50%以上的比例才算有控制力。特别是在股份制改造以后,股东多元化、分散化,以较少的股份比例也可以控制企业。
质的控制力最重要。量占优势,不一定就有控制力,如果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国有企业处于散、乱、小的状态,数量多也不具有控制力。相反,有几个颇具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就能控制和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归根结底是市场的竞争力。
如何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家的指导方针是非常明确的,首先要集中精力搞好“关键的少数”国有企业;集中精力搞好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
“十个手指难以按住百个跳蚤”。国家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抱在怀里。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大企业、大集团身上。
为什么这样说?
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有数字表明,1996年国务院确定的512户重点企业,企业数量占了国有企业数量的1%,而其资产、利润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国有企业的55%、69%和85%。如电力行业6家企业集团的发电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冶金行业8家集团在全国钢产量中占40%,6家汽车集团在全国汽车产量中占57%,正是由于我国“长虹”、“海尔”、“春兰”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优势企业迅速崛起,进口家电在中国市场增长的势头才减缓。
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就要学会用较少的国有资产控制更多的社会资产。安徽美菱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用3.86亿元的国有资产控制了23.5亿元的社会资产。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搞好国有经济的各项工作,也就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工作,比如“三改一加强”等。但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体思路,可以称为“以少胜多”,“以少控制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