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穿行车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3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经济茶座

  穿行车流
皮子
小女背起书包上学堂,老爸我常蹬上自行车相送。早上,人少路静,载着小女,悠悠而行,好不得意。可是,好景不长,晨送小女早已变成了一件提心吊胆的事了!原本就不宽敞的居民区道路,两边多处停上了汽车,我等骑车人只能在夹缝中左拐右拐;不时还会有汽车猛地蹿到面前,吓得你一身冷汗。学校门前,窄窄的路上车流不断,小朋友急着上学蜂拥而至。尽管戴着安全小黄帽,小小的孩子背着大大的书包在车流里穿行,还是真让人担心!
汽车时代已经来临。汽车进入家庭,尽管还有争论,但已是势不可当。不用看统计数字,就看看居民楼下正在增多的汽车,就会感受到汽车进入家庭的热浪。汽车毕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人们有了钱买车改善出行条件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汽车不同于一般的耐用消费品。比如说买台彩电,搬到家中看就是了,只要不把音量开得山响骚扰左邻右舍,碍不着别人什么事。可是,汽车就不同了,汽车要时常影响别人。买了汽车就要上路,就要占用公共道路,就难免影响他人安全;买了汽车就要有停的地方,就要占用公共空间;汽车还要排放废气。可以说汽车是个外部负效应很大的东西。(经济的外部效应是指生产和消费活动对其他人产生的附带的影响,有正效应,比如,蜂农养蜂会有利于农作物授粉,促进提高农业产量;也有负效应,比如,造纸厂排出废水污染水源。)汽车增加会带来公共道路和空间的拥挤,带来交通事故的增多,带来空气污染的加重,这些都会损害公众利益。
解决汽车增多造成的公共道路和空间的拥挤、污染等问题,就要多修路、多建停车场、治理污染,这些都要增加投资。钱从哪里来?政府当然要投资,但是政府投资花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这也就等于用众多没有车的人的钱(全体纳税人不会一个早上都成为有车族)去补贴少数有车的人。没有车的人已经受了汽车的损害,还要承担汽车的社会成本,这显然不合理。有专家建议,买汽车的人为汽车的外部负效应付费——支出一部分车价以外的费用,用于政府修路等解决汽车问题的支出。这不能说没有道理。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城市人口密度很大,本来公共道路和空间就很有限,空气污染已很严重,迅猛到来的轿车浪潮无疑会大大加重这些问题。有关方面应当正视这一现实,及早筹划。面对新情况,汽车怎么卖,道路怎么修,停车场怎么建,汽车怎么停,交通安全怎么管,废气污染怎么治,都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因势利导,使汽车进入家庭浪潮的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