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拯救塔河刻不容缓——来自塔里木河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4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拯救塔河刻不容缓
——来自塔里木河的报告
本报记者杨武军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差不多有内地两个省大。在现在一片沉寂的沙漠南部,曾经有一个辉煌的王国——精绝古国,这就是清朝以后称为尼雅的遗址所在地。由于水源断绝,风沙乘势侵蚀,昔日热闹的古城,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深深埋于沙丘之下。日前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这里,发觉历史的悲剧似乎还有可能在这块脆弱的土地上重演。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沙漠东部的大片绿洲正面临当年尼雅古城所遭受的威胁。
塔河断流并非天灾
沙漠之中,水即意味着生命。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绵延1300多公里,自西向东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哺育着两岸不宽的绿洲。然而近20年来,这条生命河在下游缩短了260多公里。干涸的河道两侧,原本生机盎然的土地正趋于沙化。新疆建设兵团在下游垦区有5个团场,由于干旱,农田已由60年代的2.7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7万公顷,数千人被迫他迁谋生。
塔河萎缩并非老天赐水减少。水文资料显示,近几十年塔河流域降水及冰山融水变化不大,大量的水是在上游和中游流失了。这些年上中游兴起一股开荒热,各路大军竞相在塔河两岸开垦耕地。沙漠开荒需要大量的水,塔河堤岸不高,一些人便挖开口子引水或架起大口径抽水机日夜抽水。去年4月,在400来公里河流中段,两岸架起的大口径水泵有400余台,挖开口子130多处。近些年塔河上游流量减少1/4,流经中游流量又减少3/4。滔滔塔河到了下游,便失去了前行的力量,逐渐在大漠中消失。
当地一位水利专家告诉我们,沙漠地区引灌应采用防渗渠、膜灌等节水措施。但中上游一般用粗放式漫灌,大量水渗入沙层,或蒸发至空中。下游采用节水措施,一亩耕地用700方水,而中上游一亩耕地额定用水就是1300方—1500方。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两岸密布的豁口造成的河水散失。塔河水主要来自冰山融雪,夏洪一至,河水暴涨,宝贵的水便由这些乱开的口子漫流入茫茫大漠。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记者看到一户人家在塔河中段挖开一个4米左右宽的口子,引河水去漫灌一大片草地。在这片草场上喂养着他家的十几匹马。水利专家算了一笔账,从这个豁口流出的水够下游一个1万人左右的农场用水。1994年,塔河发生罕见大洪水,下游几个农场盼来了引水的希望,可结果是上中游洪水泛滥成灾,下游不见水来。望眼欲穿的农牧民急得直哭。记者在塔河中上游看到,两岸开荒热仍有升温趋势。这种盲目开荒继续下去,塔河还能流多远?塔河断流到几时?
人进一尺沙进一丈
“塔河问题不只是上游多开一亩荒,下游多耕几亩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对整个塔河流域以至塔里木盆地生态的破坏。”新疆自治区环保局局长谢志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极细,流动性很大。塔河滋润的点点绿洲,构成了一道绿色长城,遏制着沙漠由南向北推进,庇护着塔里木盆地北缘人们安身立命。塔河下游两岸的植被,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与东边的库姆塔格沙漠切隔开,避免了这片土地成为沙漠腹地。同时这些植被还掩护着218国道,给茫茫南疆留出一条通往内地的生命线。可是塔河断流,切断了这些植被的生命之源。由于干旱,近20年这里的胡杨林减少75%,草地一半沙化,农田减少近40%。这段时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东推进了60公里,多处与库姆塔格沙漠汇合。218国道160处被沙淹没,新疆第二条生命线面临被切断的危险。谢志强说,如果下游植被继续枯死下去,两大沙漠合拢,在回灌东风推动下向西蔓延,流沙可一直威胁到上游地区。那时大规模沙进人退不可避免,现在的绿洲大部分要被埋于沙下,成为考古遗迹了。
以水定耕以水定牧
同行考察的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提出,塔里木这样生态极其脆弱的地方,任何开发都要以可用水量来限定。上游中游不能将水用尽,否则下游生态用水也无保证。整个流域应全盘规划,各段按比例分配用水。各地只能在分定的水资源下确定农牧业发展规模,扩大开发只能依靠节水措施解决用水。杨振怀建议,借用国家黄河流域委员会经验,在自治区直接领导下建立塔河流域委员会,负责确定塔河各段分水比例,对引水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日见萎缩的塔里木河期待着人类恢复她昔日的活力,下游绿洲企盼不要遭受当年尼雅的厄运。拯救塔河,刻不容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