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扶他一把,等他一下,听他说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4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老龄人?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说——
  扶他一把,等他一下,听他说话……
金秋十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记者走进北京城东中国老龄协会一间豁亮整洁的办公室,一位身材魁梧、年富力强的人正在案头阅读一本人口论文集,他就是肩负全国一亿多老龄人重托的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张会长刚刚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会上,他宣讲了题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的选择”的论文,以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展示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战略思路,引起与会各国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的浓厚兴趣。与会归来,张会长便开始认真研究中外专家的意见,努力从中寻找对中国老龄工作可以借鉴的东西。
一提出老龄人问题,张会长的话匣便如泉涌一样打开。他说,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国家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已占百分之十三,有的高达百分之十八。在这次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上,老龄化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面临的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你们还不一定有切身感受吧?”张会长向我们当中一位年轻人说。“到你们步入老年时,我国可能会是四个人中有一个老龄人,那时处处都是银发飘舞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呀!”他语重心长地说。
接下来张会长娓娓向我们分析了加强老龄工作的迫切性。他说,个体的人从生到老,是古往今来的自然事件,但人类置身于老龄化的人口群体中却是现代社会才遇到的难题。这一人口环境的变迁,要求社会相应作出诸多调整。比如人口供养方式,几千年来,我国延续着家庭养老模式。几十年后,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劳动力、一个小孩)式家庭逐渐占重要地位,一些家庭中还会出现两代人同时老化的现象,家庭还能不能承担养老重任?现在就应抓紧探索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等多种养老之路。再如居住环境模式,现在许多小区无障碍设施很少,将来老龄住户多起来就很不方便了。还有产业结构问题,我国的老龄产业还很不发达,老龄人适用的护理用品、保健用品、休闲用品还很少。
“其实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不仅涉及一些大政方针问题,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张会长说着从旁边取出一个宣传手袋,上面印着他精心设计的几行字:“扶他一把,帮他一下,听他说话请关心您身边的老人。”他说现在乘车给老人让座,是社会褒扬倡导的善举,老龄社会里,这应该是公民的基本公德。张会长特别提醒我们留意后面那一句“听他说话”,他说,这是为了纠正许多人对老龄人的偏见。有人提起老龄人便会联想到软弱无力、行动迟缓、冷漠孤僻等消极词汇,一说到照顾老人便是让他们多吃一点,维持他们的生命。实际上老龄人不仅有物质、生理上的需求,也需要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一些“低龄”老龄人口更有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问题。老龄人最怕外界把他们看作无用多余的人,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对他们尤为重要。张会长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你们媒介应该时常提醒年轻人别忘了给老爸、老妈打个问候的电话。”
离开张会长办公室,夜色早已降临。行驶在空阔的马路上,路边不时隐约可见一两个散步的老人。望着夜幕中他们沉缓的步履,回味着张会长一席长谈,我们强烈地感到,社会需要给老龄人更多的关注。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徐烨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