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洛阳夜市好红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3
第2版(经济)
专栏:

  洛阳夜市好红火
本报记者梅洪如
近来,河南洛阳市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分布在全市的十几个夜市吸引着许多居民流连忘返,给这个古都的夜生活增添了许多活力和繁华气氛。
华灯初上,我们来到市中心兴华街采访。这是一条美食街,160米长的街道摆满了各种风味小吃摊。有洛阳风味的不翻汤、水席、烫面角、烧鸡,有上海的阳春面、汤圆,有广州的云饨、烧麦,还有新疆的烤羊肉串、四川的麻辣汤等等。夜市的规范化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街道两侧等距离排列着两行灯箱广告,从东到西,照亮了一条街。一个灯箱旁边是一辆食品车,即是一个摊位。灯箱上用红字标着各摊位经营的食品种类及特色,霓虹灯闪烁,一片辉煌。地面上铺着人造革,晚上6时30分商户进场时将它铺上,半夜12时收摊时带走。白天马路上无污无渍,干干净净。经营者着装统一,案板桌椅统一,生火一律使用罐装煤气。每个摊位上都装有防尘、防蝇、清污设施。碗筷一次性使用,用完由商户带回去清洗。
据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介绍,这个夜市原来经营不规范,设备陈旧,桌椅高低不齐,卫生保洁差,碗筷一盆水洗到底,吃食摊上炉灰飞扬,地面上又脏又粘。去年8月,有关部门在入市的经营户中筹集资金,按照“八统一”的原则改造了全部设施,使这个夜市上了档次,被市民誉为“露天雅间”。优美、卫生的饮食环境招来了大批消费者,目前这个夜市的月营业额已由改造前的24万元至36万元上升到75万元至90万元。
我们访问了姓杨的个体商户。这是一户下岗工人。夫妻二人做生意前每月工资仅500元,六口之家,生活十分艰难。如今夫妻俩一晚上能挣300元。他们还吸收两个帮工,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杨氏夫妻一再向记者表示:感谢党的政策好!如今下岗工人也有出路了。
洛阳市十分重视安排下岗工人再就业。工商部门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采取在老市场里挤摊位、新建市场等办法,已安排下岗职工、特困职工8000多人从事商业、服务业经营。然而,洛阳市是全国卫生城市,大量发展个体商摊不注意会影响市容卫生。怎样解决发展市场与保护城市环境的矛盾,这是洛阳市政府及工商管理等部门十分重视的问题。一年多来,他们采取科学规划,加强规范化管理等办法整顿了全市的集贸市场,并要求新建市场一律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违者必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兴华街夜市就是这种操作的杰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