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众体裁百花齐放多语种比翼齐飞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颁奖24个民族的60位作家、3位译作者获奖;珞巴、基诺、塔塔尔三个民族的作家作品首次上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8
第4版(要闻)
专栏:

  众体裁百花齐放多语种比翼齐飞
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颁奖
24个民族的60位作家、3位译作者获奖;珞巴、基诺、塔塔尔三个民族的作家作品首次上榜
本报北京11月17日讯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杨少波报道: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藏族女作家央珍、白族作家张长等60位各族作家和田希宝等3位翻译工作者以他们最优秀的作品赢得此项殊荣。
引人注目的是,以往从未获过奖的珞巴、基诺、塔塔尔三个民族的作家作品,首次榜上有名。至此,我国56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的获奖作家作品,实现了文学创作园地中的民族大团圆。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各具形态又相互交融。而当这一切通过作家们的创作凝结为文学作品时,就更加绚丽多彩。
据介绍,本届评奖的范围包括1992年至1995年间出版的少数民族作者用汉文或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评论集和儿童文学集。经过历时半年的严格评审最终脱颖而出的63位获奖者,分别来自24个民族,其中女作家11位。在他们的作品中,有19部是用蒙古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藏文和柯尔克孜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写作的,占获奖总数的31%。
评委会认为,从这些获奖作品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在表现时代精神、题材的拓展、手法运用的多样性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少数民族作家用本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品,数量大幅度增加,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各民族作家在作品中更加关注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将自己民族的生活放置在中华民族大历史背景中去审视,从而更增强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互补特色。这次评奖不仅显示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近年来的整体水平,而且还标志着一支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经形成并不断成长,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好势头。
铁木尔·达瓦买提、司马义·艾买提、刘忠德、伍精华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今天的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