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5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信息

  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张家龙
逻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的学科分类,把逻辑学同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这里所说的“逻辑学”主要是指由国际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弗雷格、罗素奠定始基的现代逻辑。现代逻辑的发展极其迅速,现已成为一门具有众多分支的大学科。它在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洪流中不断革新内容,开拓研究领域,并且日益显示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哲学、法学、语言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大致有六个方面:(1)数理逻辑,包括逻辑演算、模型论、证明论、递归论和公理集合论。它是现代逻辑的基础。它既是以推理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逻辑学,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大分支。(2)哲学逻辑,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些逻辑分支的群体。它们以数理逻辑为基础,与传统哲学中的概念、范畴和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原来经典的逻辑演算中增加初始概念,成为经典逻辑的扩充系统。例如,模态逻辑中有模态词“必然”、“可能”;时态逻辑中有时态算子“过去”、“将来”;认知逻辑中有关于“知道”、“相信”的算子;在道义逻辑中有关于“必须”、“允许”、“禁止”的算子。另一类哲学逻辑主要是对通常所说的命题联结词和量词作不同的解释,成为经典逻辑的异释系统。例如,直觉主义逻辑对联结词和量词都作构造性解释;相干逻辑认为蕴涵的前后件应当相干,也就是说把蕴涵解释成相干蕴涵。(3)自然语言逻辑,它是在现代逻辑、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关注语言表达认知内容的功能,而且也关注语言表达情感内容的功能;不仅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且也关注语言的传达功能和交际功能。(4)逻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有:程序逻辑、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变换型程序设计、程序验证、程序综合、形式语义学、计算复杂性理论等领域。(5)现代归纳逻辑,它是用数理逻辑、哲学逻辑、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工具对归纳推理进行数量化、形式化和公理化的研究,并对归纳推理中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6)逻辑哲学,它形成为一门学科是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对逻辑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反思,例如,逻辑的范围、逻辑真理的性质、逻辑与其它科学的关系、一些基本逻辑概念的解释问题、意义理论、逻辑悖论、形式化的本质,等等。
近几十年来,国际逻辑界在上述的现代逻辑诸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代逻辑的各个分支,还在继续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旧的课题不断得到完满解决,新的逻辑分支,特别是研究具体科学中逻辑问题的应用逻辑将会不断涌现。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在这股潮流之上形成了一个客观的、不断提高的“国际逻辑研究水平”。
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相比,我国的逻辑学研究水平有一定差距。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逻辑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古典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其次是中国逻辑史,现代逻辑研究的队伍很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向全国逻辑工作者吹响了“逻辑研究现代化”的号角。从此以后,我国的逻辑研究逐步转向现代逻辑。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逻辑研究现代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金岳霖命名的学术基金会于1990年6月至9月举办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评奖活动,奖励1984年至1990年中青年学者的优秀论著。经过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中的27位逻辑专家的严格评审,从65项参评作品中评出12项获奖作品,大多数属于现代逻辑的各分支领域,其中有些已达到国际逻辑研究水平。评审委员会指出,这次评奖活动标志着“中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正在向国际逻辑水平进军”。总之,1990年的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的评奖活动标志着我国逻辑研究的现代化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1990年至今,现代逻辑的论著不断涌现,这些论著涉及模态逻辑、时态逻辑、弗协调逻辑、现代归纳逻辑、语言逻辑、现代逻辑史、古典逻辑理论的现代解释、逻辑哲学等领域,并且达到了国际逻辑研究水平。
主要成果有:(1)在模态逻辑和时态逻辑方面。采用以一种模型“嫁接”到另一种模型上形成新模型的全新方法,解决了模态逻辑创始人刘易斯以来80年一直未解决的S1系统的完全性问题;建构了以时态算子U(直至)和S(自从)为基础的极小系统,以时态算子G′(将来某时以前总是)和H′(过去某时以来总是)为基础的极小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时态逻辑。(2)在弗协调逻辑方面。弗协调逻辑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逻辑分支,它应用一种形式化方法来系统地研究涉及不协调性的推理。我国逻辑学者建构了一系列崭新的弗协调逻辑系统,如弗协调条件句逻辑系统、弗协调的模态逻辑和时态逻辑系统等,开创了弗协调逻辑研究的新方向。(3)在哲学逻辑其他一些分支方面。提出了关于“抑或问题”和“哪个(哪些个)问题”的逻辑形式系统,深化了对问题的逻辑探讨,推动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创建了适合一般命题逻辑的邻域语义学,并在这种语义学中讨论了相干逻辑的刻画框架和完全性问题,推进了对相干逻辑的研究;研究了现今所有无穷逻辑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补充了若干定理的证明,分析了重要成果的理论意义,从而使无穷逻辑成为全面系统的逻辑理论,把国际上已有的无穷逻辑成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4)在自然语言逻辑方面。应用现代逻辑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成果——蒙太格语法以及现代逻辑的广义量词方法,建立了汉语量化词组的部分语句系统;以现代逻辑为基础,提出了关于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逻辑理论。这些成果丰富了国际逻辑界对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5)在逻辑史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数理逻辑发展史和模态逻辑发展史;对世界三大逻辑传统之一的中国逻辑史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出版了集体编著的五卷《中国逻辑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