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十里长街话文明——太原市开展“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十里长街话文明
——太原市开展“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纪实
郑安洁侯晋生
今年10月1日,是共和国第四十八个国庆日。这天上午9时,随着象征迈向21世纪的21响礼炮的轰鸣,山西省太原市横跨汾河两岸的新迎泽大桥胜利通车了。这座宽50米,长500多米的能并行8车道的现代化“飞虹”,把太原城内的东、西迎泽大街紧紧地联接在一起。
太原市的迎泽大街,东起国内一流高架候车楼的太原火车站,西至太原的煤炭工业区南寒,中间横跨纵贯太原市区的黄河最大支流——汾河,长10公里,宽70米,气势恢宏,宽敞整洁。
说起迎泽大街,去年国庆节前,确切地讲只有6.4公里,汾河以西的3.6公里街面,由于拆迁任务重、施工难度大、资金紧张等多种原因一直未能贯通。1996年4月,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打通迎泽西大街的工程终于动工了。按照施工要求,设计工期为10个月。那些日子,正是太原市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的时候。工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用实际行动,争做文明太原人,建设文明太原城。
也许是老天爷专门想考验一下太原人的本事。去年8月初,正当迎泽西大街的新路基刚刚建起,准备进行路面铺设的时候,一场暴雨瓢泼而来,肆虐的洪水将这段路基冲了个稀里哗啦,迎泽西大街变成了迎泽西大河,连大马力的公共汽车都趴了窝。8月4日洪水退后,路面上淤集了1米多厚的泥沙,地下管道全都被封堵。要想彻底清理,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离国庆节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不能按期完工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奇迹在太原这块大地上产生了。没有命令,没有动员,山西省的领导来了,太原市的领导来了,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来了,机关干部来了,街道居民来了,企业职工来了,学校师生来了,郊区农民来了。清淤,挖泥,白天有人在干,夜晚还有人在干,不要报酬,不讲条件……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面前,太原人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国庆节那天,这条十里长街高标准、高质量地如期贯通了。如今,“西大街干劲”已成为太原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各自的工作中,凡遇到难事、急事,人们准会说“用西大街干劲完成它!”
在迎泽东大街的北面,有一家太原最大的国有商业企业——五一百货大楼,它也是全国百家最大规模的零售商店之一,有职工2000多人,每年销售额达几个亿。去年以来,在太原市开展的“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中,他们抓住文明服务这一有效的结合点,在商场上下展开了放心在“五一”、满意在“五一”、留恋在“五一”的竞赛。商场职工形成了一种共识: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在每一次买卖中,都应当是一个播洒真情、播洒文明的友好使者。群众亲切地称誉五一百货大楼的这种作风为“五一人风采”。
在迎泽大街的西段,有一个全国优秀企业——太原煤炭气化总公司,去年以来,这个公司的名声大振,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公司的经济成就,而是这里出了一个人称“太原徐虎”的名人——30多岁的煤气灶具装配工叶晋庆。10多年来,这位淳朴的共产党员为1万多户居民义务修理过灶具、热水器。在叶晋庆精神的感召下,太原煤气公司各管理站和分公司的优秀维修人员组建了叶晋庆文明服务队。如今,太原市的老百姓再不用为坏了煤气灶无人修而犯愁了。通过“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的深入开展,太原市的窗口行业都相继向社会公开承诺,搞好优质服务,让广大群众满意。
随着“我是文明太原人”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太原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个人。去年8月下旬,太原迎泽公园举办“大地走红”展览,在公园内展出的1.5万把大红伞,展出两个月后,竟没有丢失一把,许多外地人感慨地说:“太原人的素质提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