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传统的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6-27
第6版()
专栏:

传统的友谊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访问东北散记
金凤
一、先烈们的故事
暴风雪的冬天。密密的森林中,一群抗日游击队员们围着营火,紧紧偎倚在一起。熊熊的火焰映红了他们的脸,温暖着他们的心胸。刺骨的冷风从他们的背后钻过来。他们微笑着,歌唱着,充满着对于胜利的信心和明天的幸福的希望……
这是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中一幅描绘东北抗日游击队员坚苦卓绝斗争的油画,画下面写着李兆麟将军著名的“露营之歌”中的两句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六月十一日上午,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到这里。他们在这幅油画面前呆住了。在这一群同生死、共患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作着殊死斗争的游击队员中间,不是正有着他们光荣的同族兄弟吗——那倚着枪微笑的,那站立在红旗旁边沉思的,那身子向前正倾听着歌声的……那唱的是忧郁的“阿里郎”还是愉快的“阳山道”呢?同样的营火温暖着两国游击队员的心胸,同样的无情的寒风吹打着他们,明天他们就要出发去战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也为了朝鲜民族的解放。
沿着纪念馆走去,代表团团员们看到在这些不朽的史迹中间处处闪耀着英雄的朝鲜儿女和中华儿女并肩战斗的光辉。在抗日纪念馆的中央有一对石膏塑像,特别吸引着代表们的注意——一个带枪的女游击队员背着一个负伤的战士。战士了望着远方,脸上是一片坚定、宁静的神色;女游击队员则是满脸的期待、焦急、希望和倔强。这雕塑表现了一个用鲜血凝结的中朝友谊的故事。负伤的战士是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他带着严重的肺病潜伏在深山里,指导敌后工作,不幸被日寇发觉,敌骑包围着山谷。这时童长荣被一位看护他的朝鲜女同志吴长顺背出去。在茫茫的大风雪中,游击队员的足迹被敌人发觉了,两位同志都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光辉的形象却矗立在这里,成为中朝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不朽的象征。离这对英雄塑像不远的是著名的“八女投江”的油画。在那面对牡丹江,折断枪枝,从容涉入江中的八个英雄女儿中,也有着朝鲜女儿。
在平壤朝鲜人民军的战迹展览馆里曾有一幅描绘普天堡战斗的油画,那是记载金日成元帅带着中朝游击队员越过鸭绿江袭击普天堡的英雄史迹的。代表团团员们在这里看到了一幅“四越鸭绿江之一”的油画,这幅画仿佛是那张普天堡战斗油画的续页一样。画面上画着暗云密布、没有月光的夜,一群中朝勇士们撑着木筏,背着枪。胜利归来的朝鲜同志正向着鸭绿江那边的祖国告别:“再见吧,祖国,我们会回来的。”
带着更大的兴趣,代表团团员们看到他们的同族儿女用鲜血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在这里有染满了英雄鲜血的朝鲜同志金秉麟的日记本,上面隐约还可以辨认出朝鲜文的字迹。在十九岁的朝鲜战士金文述的遗像旁边,是立功的朝鲜女护士姜仁福的温柔的脸和她的写得整齐的笔记。他们都是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牺牲的。还有更多的朝鲜同志一直打到了海南岛,参加了全部中国大陆的解放的战斗。
新中国今天的繁荣和幸福和这些烈士的牺牲是分不开的。而在这些烈士的鲜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朝鲜儿女的鲜血。代表团团长献上素白的花圈,上写着:“光荣属于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勋的烈士们!”这些烈士们中间,有中国儿女也有朝鲜儿女。两国的烈士们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进行了共同的斗争,他们的鲜血流在一起,他们的功绩也并列在一起。中朝两国人民传统的友谊也永远凝结在一起。
二、同族兄弟的会见
车窗外闪过一块块用朝鲜文写的路牌,田野中出现了穿白色朝鲜衣裙的阿妈妮。水田中按照朝鲜方式栽下的密密的细小的秧苗在微风中左右摇摆,一个顶着水罐、白衣黑裙的朝鲜姑娘沿着田埂轻盈地走着,……载着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的专车现在进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了。代表们带着亲切的眼光观看着这一片熟悉的景色。和朝鲜只隔着一条图们江的这片肥沃的田野,一百年以前还是莽莽的草野和密密的森林。远在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以后,朝鲜的爱国人民就逐渐来到这里,用他们勤劳勇敢的双手开辟这块土地。一九一九年朝鲜发生了著名的“三一”革命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朝鲜人民的镇压。于是这里就成为朝鲜革命志士反日复国运动的根据地。当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中朝两国人民为反抗共同的敌人,在延边的安图、和龙、珲春、延吉等县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两国烈士的鲜血洒遍在长白山麓和图们江畔。当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火燃烧着朝鲜土地的时候,也燃烧了延边朝鲜族人民的心。他们派遣了八千多优秀的儿女渡江到朝鲜前线去。如今,这有着共同的血统和语言、共同的斗争、由同一祖先哺育出来的儿女就要见面了。
延边朝鲜族自治区首府延吉市人民在三天以前就忙碌起来。他们忙着扫清街道,打扫房屋;妇女们深夜还在赶洗衣服;理发店和澡堂从清晨到深夜都有人在排着队……要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来迎接自己的亲人。在车站上,抗日民主联军时代的战士石东洙,他焦急地在那里走来走去,在这一刻,他想起了二十多年以前那些艰苦的斗争,人民的反抗,日本鬼子的大屠杀,延边五县武装部队的组织,日本军队的讨伐,游击队转移到深山,大雪封山,森林中的出击……而在这些回忆中出现得特别鲜明的是一张年轻的脸孔——金日成元帅的脸孔。就是他在这里和农民一起度过艰难的岁月,就是他领导这里的人民武装起来和抗日联军一起,和中国人民一起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和他同样激动的是抗日民主联军烈士家属金信淑老太太。她的丈夫金学俊是延吉县区委书记,因为海伦惨案在一九四二年牺牲的。从那时起,十多年过来了,金学俊所献身的革命事业已经胜利,金信淑老太太和她的子女也都继承了金学俊的事业,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朝鲜人民最艰难的时候,金信淑老太太把自己的一对儿女送往朝鲜前线。如今,她像迎接自己的子女归来一样期待着从那英雄国土上来的人民。
在会见的第一阵激动以后,全城二分之一的居民都涌到欢迎大会上来了。年轻的妇女穿着粉红的、鹅黄的、翠绿的、水蓝的、天青的、银红的……各色鲜艳的彩裙和上衣,上年纪的阿妈妮穿着白衣裙,包着白头帕,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子在拍着小巴掌,睁圆小眼睛听那些叔叔、伯伯、阿姨们对他们喊着:“安宁哈西姆尼卡(你好)!”
艺术团合唱团穿着纯白衣裙的女团员出现在观众前面,表演节目开始了。“朝鲜在战斗”那富有民族色彩的旋律显示着那在不远的国度里他们的同族兄弟为独立自由献出青春、生命和爱情的庄严的斗争。三万多人的呼吸屏息着,这歌声带他们到烈火中,到战斗中。在“建设之歌”中他们又听到他们所关心的正在重建中的朝鲜的声音:
“看啊!那座城呀,那英雄的城市,
虽被敌人轰击而成了废墟,
但是这土地上的人民用血肉保卫了它,
而且会重新把它建设得更美丽。
在城市里,在乡村里,
建立起壮丽的凯旋门,
迎接保卫这土地的勇士。”
代表团在延吉访问了延边大学,黎明集体农庄和金信淑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看到延边朝鲜族人民的幸福。每七百个人中有一个大学生,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参加了互助合作。“这是我们的明天!”代表团员们都这样说。
分别的时间到了,车子慢慢向前移动着,送别的人群站在山坡上,用手慢慢地挥着白手帕。车中有人眼圈红了,有人轻轻地哭了,离开延边真像离开亲爱的故乡一样。这时送别的人群按着古老的风俗给远行人跳着离别的舞蹈。代表团团员们都把身子探出车外,挥着白手帕,一遍一遍亲切地用朝鲜话告别:“阿妈妮,安宁哈西泼育,安宁哈西泼育(妈妈,祝你平安,平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