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求知报国自强不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1
第11版(教育)
专栏:

  求知报国自强不息
深圳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能够投入学习和工作的那段最宝贵的黄金年华则更短暂。
1973年,高中毕业后,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我到了海南省黎母山,开始了我四年的务农生活。每天,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锹镐锄镰成了我们的谋生工具。蚊虫的叮咬,简陋的生活环境,很快击碎了在学校勾勒的梦幻和憧憬。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研读一些有关无线电以及《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我们在绝望中常常自问: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1977年夏,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和多方努力下,终于恢复了高考,知青们兴奋异常,同时,在我的人生坐标上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机。这一年我跨入了大学的门槛。在华南理工大学,我度过了一生中最充实的四年黄金时光。这四年里,我刻苦学习,探求新知,在大学校园的净土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每逢周末,我都在图书馆里读书思考。说实话,我也知道这样的学习生活太苦了,但当时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那就是求知报国。四年的知青生活,积蓄了太多的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机会的珍惜。我的刻苦,使我荣获了广东省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的称号。今天想来,这个荣誉本身并不重要,但我很珍惜它,因为它是我人生的一个标志,我后来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出一点成绩,与我在大学时打下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大学毕业时,老师问我将来是从政还是从商,我回答说,终有一天我要创建出与松下、索尼一样的电子企业。
大学毕业之后,我进了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我以自己的勤恳、踏实、刻苦和开拓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承认和领导的重视。我所从事的业务部门在整个华南进出口公司的效益是最好的。我由任助理工程师到电脑事业部部长、副总经理并成为整个华南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我的人生和事业出现了一个顺利发展的新阶段。此时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深深地刺痛了我,大学毕业时与老师的一段对话在心头萦绕,久久难以平静。在许多个难眠之夜后,我向华南进出口公司的领导递交了辞呈。
1987年春,我在同事和领导惊讶的目光中来到了香港,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体验和实现人生的更高价值。初到香港,失败的打击先后四次降临到我的头上,使我尝尽了人间冷暖。最危急的一次使我连银行贷款都无法偿还。一次次的打击,使我一次次地成熟,从意志品质到市场知识和经验,都有了切肤之痛般的认识。最关键的转机终于出现了,1991年,香港录像大王瑞菱集团动用十几个亿收购了香港最大彩电集团之一的讯科集团。他们把讯科原有的有才之士都驱出门外,却从英国调来洋专家打理。这时,我抓住机遇,将这批怀才不遇之士招到自己的麾下,打出共同创业,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使我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得以组建了一支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具有国际一流开发设计水平的彩电科研队伍,从此创维的事业开始冉冉上升了。不久,我从德国接到了第一批2万台的彩电订单,以后又在出口创汇,在与洋人争市场中取得成绩,在全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球销售网,1996年出口量雄踞国内同行业之首。随后又挥师国内,在深圳建立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短短五年,就一举跻身中国彩电业十大名牌,并且销售业绩连年翻番,成为尽人皆知的著名品牌。
创维集团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令我们骄傲的不仅是我们有多少亿的资产,产品技术多么先进,市场多么广大,关键是我们有一支受过挫折考验,屡败屡战,自强不息的骨干队伍。有了他们,我们可以从零做起,再创辉煌。
面对事业的成功,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自己参加高考时的情景。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我就不可能读大学,也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功。值此恢复高考制度20周年之际,我谨以一个首批高考受益者和老学友的身份,向正在学海泛舟遨游的莘莘学子们敬赠一言:仁爱为怀、诚信为本、谦虚刻苦、自强不息,未来必将天高海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