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隆中归来说“挣”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4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旅游杂侃

  隆中归来说“挣”名
晓飞
“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出湖北襄阳城西二十来里,便是著名历史人物诸葛亮青年时期躬耕苦读的隐居地——隆中。妇孺皆知的“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隆中依然一派罗贯中笔下景象。当然,那“猿鹤相亲”的动人情景是一去不返了。今日隆中成了国内著名的游览胜地,每日里游人熙熙,访客攘攘,为襄阳平添了不少骄傲和自豪。
游人多是慕诸葛亮声名来的。然而,这隆中既有武侯祠、三顾堂等庄严的殿堂,又有依山傍水、遍布景区的亭、台、楼、榭,适宜著文立说、搞个诸葛孔明事迹、生平及相关的三国故事介绍什么的场所有的是,可除了有些建筑、遗迹处见几行字简介外,欲求更多了解,便只得向那个“三顾堂”里的小书店寻去了。
为何有关部门不搞一些介绍诸葛亮身世、时代背景等的“基本建设”呢?难道这还费巨资么?我想,别说是一般游客,就是专家学者,既来此地,倘见介绍,也定会以一读为快、温故而求知新的。
步过古隆中牌坊,出景区,外面的世界便很精彩了。大大小小的店铺,各种各样的产品都千方百计竭力和这古隆中、和诸葛亮扯上点什么,或标榜正宗,或自称名牌……与景区里对孔明先生的冷落恰成对比。
归去无话。忽想,其实,这古隆中堪称“千年老字号”,是地地道道的“名牌”,当然,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历史名人及名人遗迹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名牌效应”。显然,襄阳人对这一“名牌”的价值也是十分清楚的。1989年以来,襄阳为与相邻的河南南阳争诸葛亮躬耕地的名分,先后在襄樊、成都、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多次举行座谈会。还每年一次邀全国的、有关省市的社科院、大专院校等权威单位的专家学者搞专题研讨,真个是不遗余力,与那南阳争得不亦乐乎,全国知名,钱当然不会少花。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历史名胜之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名胜效应提高知名度,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这种引经据典,搬专家、请学者帮忙争夺历史名人名胜的,当然不只襄阳。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先后成立的各种名人研究学会就多达400余个,举行的各类研讨会、论证会、鉴定会数以千计。而通过光扬这些名胜,一些地方确实收到了预期效果。
然而,文化产品也是“产品”,光是做宣传打广告还不够,就像时下电视广告“标王”,一年从兜里掏3亿多元打广告就成了?恐怕不成。“标王”产品不等于名牌产品,光靠堆广告费堆不出名牌。创牌子还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从企业最基础的管理抓起,把住产品质量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什么的,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才会在消费者心里塑造出个真正的名牌。
历史名胜这种文化产品也一样。它的知名度就像历史老人投“巨资”——时间做的广告,可你绝对不能光指望有了这样的广告,游客们就潮水似的来了,还要辅之以各方面的建设,用文化的手段,经济的手段,等等。
因此说,既要会“争”名,更要会“挣”名,切切实实从“基本建设”做起,让游人们游了无憾,游罢有得,欣然而来又欣然而去,这名胜之“名”才会光扬开去,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一方的知名度。否则,争来了不珍惜,不给它“添砖加瓦”,那么,历史老人、时光老人攒下的这份无形资产也同样会得而复失,随时光渐渐流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