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舒巧的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3
第4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征文

  舒巧的步伐
赵国政
勇者的舞步总是追随时代的节奏,深入陌生的空间,踏向他人不曾涉足的领域,因而勇者的舞步尽管显得有些苦涩,但最终总会舞出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来。我指的这位勇者是以舞剧创作见长、至今锐意不减的舞坛宿将舒巧。她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新近编导的《青春祭——为了忘却的纪念》,再次显示出胆识与实力。
一位大师说一位好编导首先必须是位好演员,这与舒巧经历恰合。她是建国后第一代舞蹈演员的佼佼者,她主演的《弓舞》、《剑舞》在国际上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她在舞剧《小刀会》饰演主角周秀英、《后羿与嫦娥》中演嫦娥,使她成为中国舞界屈指可数的辉煌人物。演员生涯不仅为她积累了丰富的语汇,也使她指导演员创造舞剧人物形象时得心应手。
她的创作生涯几乎与演员同步,前边提到的舞蹈、舞剧,她都是作者之一,获金牌的《弓舞》更是她独家之作。进入编导专业后她每年都有一部新作问世,《画皮》、《奔月》、《长恨歌》、《玉卿嫂》、《黄土地》、《岳飞》、《达赖六世》、《日月恋》、《红雪》、《三毛》等等,其产量之高,影响之大,为舞界所少见,从而积累下丰厚的创作经验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舒巧自1944年参加革命从舞以来已越过了半个多世纪,而她始终思维年轻,观念年轻,舞蹈笔触仿若春光烂漫,尤善人物的心理情感刻画。她的作品不陈不旧,总有一种诱人的新鲜感和奇异感。
别看她1987年接任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将近十年,薪水不低,但从来都把艺术看得高于金钱。这次排演《青春祭》她还放弃稿酬,只按月拿有限的补贴,不及一些编舞“大腕”几分钟的收入(如今舞蹈编导价格也以成舞的分秒计算),对她来说最赚大钱的晚会导演和编舞行当,也没有多大诱惑力。这样的“呆人”天下还有几许?
当上海的舒巧接到北京中国歌剧舞剧院聘请后即刻被《青春祭》中殷夫的事迹打动得彻夜难眠,深感殷夫的人生信仰依然是今人不应缺少的信仰,一任钱、权和女色发疯,势必导致社会的沉沦。于是她在副编导黄蕾的合作下,很快形成一个类乎回旋曲式的舞剧结体:第一幕生命—爱情—自由;第二幕爱情—自由—生命;第三幕自由—生命—爱情;外加尾声青春的祭奠。显然这是一个极富匠心的结构,没有任何雷同化的影子。
如何解决殷夫的职业特征和地下编辑部的斗争生活,也是个很富挑战性的课题。智慧的舒巧偏能静中取动,让殷夫等人沉入文思旁若无人地写,编辑们传阅稿件繁忙紧张地舞动不迭,用笔简约而传神,同行们看到这场无不称妙。揭示“爱情价更高”的爱情双人舞编排得极佳,将殷夫与真姑娘的爱情点染得纯白如雪、情重如山,为殷夫最终的壮举映衬得满目霞彩。
舒巧,不愧是我们时代杰出的舞者!
(作者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