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书价制约图书面向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2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书价制约图书面向农村
全国各地出版社最近纷纷送书到农村、边远地区。这当然是文化建设中的好事,可现实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却让人不得不思考送书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
最近几年,书价飞涨,知识分子都感到受不了,农民怎能买得起。我国年人均购书量曾达到近六册的水平,可是由于书价过高,这一数字已大大下降了,去年开始才有所回升。农村的人均收入虽然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可与书价上涨幅度相比,其间差距越来越大。以集中全国近一半出版社的北京市为例,不用说远郊区,就是经济相对发达、且是全国理想投资县之一的顺义县农村,因为农民购书量少,图书销售网点寥寥。至于其它北方农村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一些县城的新华书店很少有读者光顾。
出版社送书下乡是一种宣传形式,因此就要充分考虑到效果如何。一些出版社在组织活动中虽然也考虑了这一点,可是从图书品种上却没有体现出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出版社将在城市图书市场上很热销的文集、MBA教程也送了下去,对急需价格适中的农业科技图书的农民来说,显然不是雪中送炭,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日前,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北京地区的出版社向新疆赠送了价值三十七万元的图书,其中一部分是送到农村的。在这批图书中,赠书的出版社便考虑到了图书品种的问题,因此效果不错。然而,书价问题,始终是制约书刊向广阔的农村市场流通的一个“瓶颈”。(摘自《羊城晚报》张力成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