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名胜·名人·黄鹤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7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旅游杂侃

  名胜·名人·黄鹤楼
本报记者龚雯
今秋去武汉,特地游了黄鹤楼。
登楼眺远,楚天极目,甚是畅怀。导游十分热情,一路讲解、指点,从李白的“壮观碑”到崔颢的《黄鹤楼》,从岳飞凭栏吟咏忆忠良到毛泽东楼前赋词论江山……笔者身游名胜遗迹,耳闻名人传奇,不觉游兴倍增,流连忘返。
原先以为,黄鹤楼,一座旧楼而已,没想到登临之后,竟长了许多见识,引出许多感受,真是不虚此行。
作为名扬四海的中华古建筑,1700多年来,黄鹤楼曾迎送过无数骚人墨客、英雄俊杰,众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先后在此留下了足迹、手迹和事迹,为该楼增添了浓重的文化色彩,使之不复是一处孤立的遗址,而成为一部历史的读本,一份文化的积淀。或许,黄鹤楼的魅力正在于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国的名胜古迹、青山秀水哺育了大批名人,而历代的名人又不断地为这些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注入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的生命力,使之逐渐闻名于世。他们登山求其境,遇水索其源,观其形,悟其神,寄情抒怀,千古流传。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近年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而开始寻求深层次的文化欣赏,渴望在旅程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内容。华夏文明深藏于神州的每个角落,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往往代表着某种独特的文化,并蕴含了历史的兴衰、人世的际遇,其本身就是一卷文明史。“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现在有些所谓“名胜”让人感觉有名无实、名不副实,主要原因即在缺乏内涵。能否在改善物质条件之外,有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全面提高旅游产品的综合价值,是旅游行业能否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关键。
挖内涵,角度很多。就说黄鹤楼吧,它的内涵实际源自古今名人。黄鹤楼的一切,从无到有,从发现、修造、发展、传颂,全系人的作为,“仙人乘鹤”的传说、“孤帆远影”的意境等,也都是人所赋予,黄鹤楼与名人,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尽管胜景依旧,人事已非,但名人留下的题咏书画、碑刻亭轩以及那说之不尽的轶闻佳话,仍能令游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这种名胜与名人的有机结合,使景点的内涵及特色鲜明地凸现出来,也使游客“常看常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获得美好的享受、有益的启迪,从而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写本文之前,恰逢大型系列丛书《中国名胜与名人》第一辑(五卷本)出版。全书篇章皆由名胜与名人的特定视角出发,却又跳出了“名胜名人”的简单模式,这是国内旅游界为深挖景区文化内涵而携手进行的一项并不轻松的工程。当然,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内涵殊异,不一定都从名胜与名人的关系去切入。文化内涵是在历史长河中累积起来的,对它的挖掘和揭示绝非随手拈来,这当中,旅游行业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