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7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经济、政治和文化好比社会机体上紧密咬合在一起的三个“齿轮”,只有它们和谐运转,整个社会才会保持健康平稳的状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更应在走向现代化的行程中,着力强调——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董学文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使中国人在物质上富裕起来,抬起头来,也要使中国人能在精神上富裕起来,挺起胸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报告,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用很大篇幅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肩负着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提法,不仅相当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和使命,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也是一个重大发展。如果说,“三个有利于”是我们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话,那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这“三个有利于”都有巨大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精神生产力。它生产的是人的整体精神素质,是人的思想品德、灵魂境界和劳动能力。文化起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人化”。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塑造人,即“化人”。文化是一种造就生产力的生产力,是制造生产力的“软件”。所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谈到“综合国力”时,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国家要想巍峨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并赢得各国的尊重,除了要有独立而强大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外,还要有独立而强大的精神力量,要有自己高扬的理论旗帜和思想尊严。“精神文明为一国生气之所系,有之则兴,无之则亡。”文化是导引人们前行的灯火。一个没有共同理想、远大目标和精神伟力的民族,经济上再发达,顶多也只是一个“经济动物”,一个跛脚的“泥足巨人”。何况,文化及其产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变得越来越大,它在创造精神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可观的物质价值。可以说,人类沧桑巨变的历史反复证明:文化繁荣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
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伴随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人们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吃饱穿暖、小康殷实之后的人民,更渴望教育和科技的滋养,精神和审美的享受,自身素质的丰赡和提升。这是社会演进规律和人的本性决定的。经济暂时落后地区对“文化扶贫”的企盼,对发展教育、科学的呼唤,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这一道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正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步骤和有力措施。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毫无疑问,经济、政治和文化好比社会机体上紧密咬合在一起的三个“齿轮”,只有它们和谐运转,整个社会才会健康平稳发展。哪个“齿轮”出了毛病,都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妨害。我们党一贯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从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出发的。诚然,夫物质者,精神之所附使。欲造精神文明,当先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但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能动作用,它可以促使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可以为经济的腾飞提供动力,可以从思想上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反之,“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鲁迅早在世纪之初就深刻揭示了因物欲膨胀、精神委顿所造成的社会病态,指出如果注重外表,不问内心,只取物质,遗弃精神,林林众生为物质欲望所遮蔽,社会将憔悴,进步将停止,一切欺诈虚伪的行为就会乘势萌生,人的精神光芒就会趋于暗淡。九十年前先生这些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的精彩文字,今天仍不失为语重心长、匡偏救弊、振聋发聩的警世之音。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考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之间并不总是跳优雅的狐步舞,并不总是“成比例”的。这种不平衡性的根源,深藏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制约当中。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做到的事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应该说,对文化的蔑视,“是财迷的真正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文化,实际上是受“现代人的上帝——财神”来摆布的。它使一切都变成了商品,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敬畏的职业的灵光都被抹去。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法则,湮没甚至泯灭了主体人格,造成价值倾斜、道德沦丧。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它的经济增长是以道德情感的彻底沦落为代价的。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现代病”和“文明病”。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理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一针见血地道破了资本家取代缪斯这种资本主义畸形文化形态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由于它的宗旨和根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由于它的主宰是劳动群众,因此,它可以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有可能并有能力求得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的发展相互协调、同步不悖,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并驾齐驱。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的实施在活跃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某些消极的反社会利益的现象。这个时候,除了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加以克服外,文化的力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含五千年之久灿烂民族文化的底蕴,有近一个世纪革命文化的光荣传统,绚丽多姿,魅力无穷。它在为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四有”公民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当我们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性的文化观念的同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文化发展战略既着眼于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又立足本国,适合国情民情,既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又不脱离其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风格,努力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够显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向披靡、令人神往的雄风,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纵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各种反理性主义错误思潮的侵蚀,拒斥西方形形色色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疗治一些人心灵上、人格上、道德上的软化症,并克服个别体制上的弊端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某种束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整个社会“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为根基与土壤的精神文明,随同经济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在这里,任何悲观的观点,软弱涣散、无所作为的观点,任何把经济、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铺设了无比宽广的舞台。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波翻浪涌,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将是不可避免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