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让群众有奔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8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让群众有奔头
姚庚荣
江苏常州有家企业叫飞天集团,以生产农用车齿轮为主。全国农机齿轮市场三分天下,它占其二。飞天集团总经理韩淑芳是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因积劳成疾,今年二月不幸英年早逝。前往吊唁的人把常州市的两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常州市委、江苏省委先后发出号召:在全市、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韩淑芳同志学习的活动。
笔者曾多次采访过韩淑芳,每次都被他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感动不已。我的采访本扉页上记着他去世前两天对我讲的一句话:“让全体职工有奔头,是我一生的追求。”咀嚼这句朴实无华的话,令我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的忠实体现,是一位人民公仆的人生价值之所在。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让人民共同富裕。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工作目标就是为了让本地区、本单位、本企业的人民群众有奔头。所谓“奔头”,既是一种理想、信念的实现,又是物质利益的更高体现,它涵盖了人生追求的两翼。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有些同志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不大考虑群众切身利益,只要求群众有劲头,忽视了让群众有奔头。其结果,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难以持久,就是多劳不多得,养就了一批懒汉,甚至造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闹的”这种不正常现象。
邓小平理论为什么这么深得民心?因为邓小平同志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按照邓小平理论去实践,人民就有奔头。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口袋里的钱多了,住房宽敞了,行路方便了,菜篮子丰盛了,社会稳定了。人民群众很清楚,只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这面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有奔头的劳动才会不知疲倦,有奔头的热情才会持久。
当然,精神的作用是很大的。打改革的攻坚战,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振奋精神。但是,思想工作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期望大家都能多做奉献,但我们又时刻不能忘记群众的物质利益。党的十五大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就是要大家都有“奔头”。现在有些企业不景气,有些地方的经济长期上不去,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那里的领导的“奔头”与群众“有奔头”的目标不一致,有少数领导甚至只考虑自己的“奔头”,置大多数人的“奔头”于脑后。这样,群众没有了奔头,也就没有了信心,没有了干劲,当然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一个社会、一种制度,衡量优越性的标准就在于能否给人民带来较多利益。一个企业采取何种经营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劳动者通过诚实而富有成效的劳动,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