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在英雄的土地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6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在英雄的土地上
忽培元
登上险峻奇拔的陕北永宁山寨子,面对由西向东蜿蜒而来的洛河与周河;面对两河分隔开的无数的沟壑与连绵起伏的红沙岩峁……我总想起一个英雄的名字:刘志丹。
这里正是刘志丹的故乡:志丹县。
这是一方诞生过英雄的土地。这里还留有一份极珍贵极丰厚的遗产。那是一种经受过革命烽火洗礼,渗透在后人血液里的英雄气概、崇高理想和拼搏奉献的精神。
      一
正午时刻,赤日炎炎。毛乌素沙漠的燥风挟带着鄂尔多斯高原的热浪滚滚而来。连续四五十天的干旱,使河流失去了往日的奔腾。然而,这片英雄的土地,仍然不失生机盎然:浑圆的红沙岩峁被茂密的杏树林覆盖着,像是给一排排挖掘在红石崖上的窑洞披上了绿色斗篷。山腰梯田和川台堰地里的庄稼,翠绿中反射着塑料地膜的白光,宛若绿海之中的波光鳞影。山脚、沟渠、川畔,一丛丛毛头柳,淡青色的树冠,像一蓬蓬撑开的巨伞。雪白的羊群游移在树荫下的草地上,犹如一片片飘动的云,为英雄的土地增添几多秀色,几多美丽!然而,比这一切更为宝贵的也最具魅力的,却是镶嵌在万绿丛中的另一派风景,那是如神奇的花朵一般耀眼的风景,是从六七百米甚至一两千米的地层深处绽放出来的。当你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志丹永宁钻采公司的生产油井,每一个井场活脱脱就是一朵绽开的鲜花。漆染成桔黄的抽油机,阳光下闪烁着蓝色光焰的原油,银白雪亮的储油罐,组合交织成美丽和谐的色调,为英雄的土地平添了一道迷人的景观。一百六十多口油井,分布在双河与周河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抽油机分秒不停地工作着,五百多名石油工人,夜以继日地忘我劳动。从1990年至今,这个起初并不引人注目的县办企业,原油产量以每年翻一番的奇迹般的速度突飞猛进……石油之花的绽放,标志着志丹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二
1990年2月,当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张勃兴顶风冒雪深入志丹调查研究。听完县委书记张钟灵的汇报,省委书记的心情很沉重,说:“全省一百零七个县(区)中,年财政收入不上二百万元的只有两个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我们准备实施‘石油富县’战略。”张钟灵说着,看看身边的县长马瑞卿。马县长表示赞同。事实上省委书记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俩和班子其他成员长期思考的一道难题。想来想去,大家不谋而合地想到了“石油富县”。马瑞卿接过话茬说:“张书记,这回我们不伸手要钱,而是要政策。”省委书记和在场的地区负责人表示支持,从而坚定了大家实施石油富县战略的信心。
      三
志丹县“永宁钻采公司”即将成立,谁来当第一任公司经理?“田树喜这个人敢于坚持原则,善于精打细算,工作热情,持之以恒……”张钟灵话没说完,马瑞卿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对,这家伙有股子撑劲、抠劲、牛劲,三股劲拧成一根绳,这驾车他肯定能拉动。”
田经理就这样走马上任了。他后来回忆说:“公司开业,县上领导没有拿一张稿纸说‘这是一张纸,你办公用吧’,只是定了三个领导干部和三个新招收的待业娃娃。”
路是人踩出来的,办法是逼出来的。县上什么也不给,这就意味着什么也指靠不住。就像当年刘志丹、谢子长他们白手起家创建革命武装一样,以往的“兵运”和“兵暴”统统都失败了,唯有依靠地方党组织,白手起家武装工农的路子走通了。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启示。什么也不给,什么也没有,无形中就给了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田树喜也就接过了这一份无形无价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步迈得极其艰难。田树喜想方设法借了三万元起动资金。他咬紧牙关,拿出一万元租赁了县农机公司的几间油毡房。“永宁钻采公司”的招牌,才算有了悬挂的地方。
      四
六月的夏夜,凉爽宜人。山风轻轻吹起,飘来不远处杏林中苦杏的清香。没有月亮的天空湛蓝深邃。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灯火明灭的井场遥相辉映。静夜中,我沿着拉油的盘山公路一直登上双河采油区的一座高山,整个井区,山上、川道的油井,尽收眼底。我心情很不平静,久久地伫立在那里,凝神俯瞰。有几口油井排列的顺序恰似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抬头,天上的北斗星也正在那里朝我眨眼。于是我想到了古老的湖泊……这不是凭空奇想,而是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远古奇景。一亿年以前的洪荒年代,即地质学上称之为“侏罗纪”时期。这片英雄的土地,的确曾经是一汪浩淼湖水。以鄂尔多斯盆海为界的巨大斜坡像一把张开的大折扇,这里就像扇骨交织的扇柄。大大小小的河流由盆海中溢流出来,挟带着各种漂浮物和有机质汇集而来。此后的漫长年代里,风沙肆虐,陆地隆起,湖水干涸,洪水切割冲积,形成了沙岩和川台及地层深处的原油……
这便是这片英雄土地的地质生成史,是原国家地矿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主任工程师陈万川先生的考察结论。这位五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高才生在鄂尔多斯地区从事石油地质普查工作整整四十年,对这一地区及其周围地质演变及现状了如指掌。风霜雪雨和盐碱风沙染白了他的鬓发,但他的心灵却仍然像大学刚毕业时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1991年,他要从主任工程师岗位上退下来了,听说陕北老区志丹县开发石油需要技术人才,便主动向县长写了一封自荐信。结果,办了退休手续刚七天,这位对国家有贡献的专家像当年毕业分配一样不讲任何条件,就跟着专程来西安接他的田树喜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如今,六个春秋在繁忙的工作中过去了,回过头看,陈万川与志丹石油开发的结合,可谓天地奇缘。首先是他的“湖泊理论”和“志丹三角洲”之说,从根本上推翻了“志丹贫油”的结论,奠定了永宁地区和双河地区有较富油层的理论基础。陈工告诉我:“国家地矿部的专家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说我们是全国‘浅油层、小油田开发’的模式。我们还在更大范围内搞了地球化学勘探。志丹石油探明储量,以每年三十万吨的产量计,大约可以开采五十年。”陈工讲得很自豪,完全是主人翁的口气。
      五
有一种情景令人看一眼就会终生铭记。大庆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跃入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泥浆;董存瑞高举炸药包,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样难忘的情景,在志丹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屡屡发生。
刘奋勇,这个名字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他个子不高,敦敦实实,黑红的脸膛,有力的大手,一看就是个整天干力气活的人。他此刻坐在那里谦恭地微笑,不介绍谁也想不到他就是刘志丹将军的侄孙。他埋头苦干,狠钻业务技术,由一个普通的修井工人成长为修井队长。同他并排坐着的那位叫白光荣,一个很有经验的修井工。人长得瘦小,性情腼腆,没开口说话脸先红了。他的父亲当年追随刘志丹东杀西战,后来担任过贺龙的警卫员,还在彭德怀指挥下打过榆林。老革命父亲的身上至今留有七八处伤疤。白光荣从小抚摸着父亲的这些伤疤长大,每一块伤痕都记录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效果就像刘奋勇从小听父亲讲述志丹爷爷的“闹红”故事一样。英雄的土地上,有多少后辈在这革命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又用自己的牺牲和奉献,谱写新的动人诗篇。
油气泄漏、井场着火!数百吨宝贵的原油和价值上百万元的修井车危在瞬间!康文军一马当先,冲入火海,同工友李玉贵一道冒着被烈火吞没的危险,奋力关闭阀闸,又用棉被捂灭了烈火熊熊的油罐。在那与烈火搏斗的十多分钟里,他没有想到个人安危,只想着保住原油、保住汽车、保住油井!头发眉毛燎了,他不顾;双手烧伤了,他不觉得疼。这种情景,与铁人的行为相比,同样感天动地!为了摆脱几千年的贫困,新一代志丹人就是这样拼着性命向前的。他们没有给自己的父辈丢脸,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